Opta analyst回顧了曼聯本賽季的曼聯曼城曼聯門表現,他們認為曼聯本賽季的陣地聯賽積分距離冠軍曼城只差14個積分,比上賽季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攻僅次急簽
進步,可是后場曼聯如果想要挑戰聯賽冠軍,可能還有一些地方需要取得進步:后場出球、出球定位球攻防、倒數陣地戰進攻轉化。該緊其實,新中這些問題相信看過曼聯比賽的鋒換球迷應該都清楚,只不過Opta analyst給予了數據化的曼聯曼城曼聯門驗證罷了。

非常有意思的陣地是,對應曼聯的進攻僅次急簽相關問題,Opta幾乎是后場
建議曼聯更換門將,并且推薦曼聯簽下國際米蘭門將奧納納,出球再建議曼聯需要簽下一個轉化率高的倒數中鋒球員。陣地戰預期進球僅次于曼城,轉化率很低很多人把曼聯本賽季進球少的問題,簡單歸納為曼聯進攻不行。可是曼聯為什么進攻不行?不考慮定位球,僅僅從陣地戰進攻的角度考慮,曼聯本賽季在英超的陣地戰預期進球值為56.6,僅次于曼城的59,排名英超第二。也就是曼聯的陣地戰進攻創造的機會,其實比阿森納、利物浦還要多。

問題是曼聯的轉化不行,曼城用59個預期進球轉化了69個進球,而曼聯只轉化為48個進球。這里面體現了一個合格中鋒對于曼聯的價值,不僅僅是提高曼聯的進球效率,其實也可以帶動其他球員提高自己的進球效率。定位球攻防很弱,進5個丟10個按理來說,定位球攻防戰術是比較容易訓練的。世界杯、歐洲杯等國家隊的比賽,通常都會出現精彩的定位球進球,TA雜志曾經解釋過原因:因為集訓時間短,所以更容易訓練成型的定位球成為國家隊戰術的首選。所以,定位球攻防其實不算很難訓練,可是曼聯過去幾個賽季的定位球攻防一直有問題,甚至索爾斯克亞時期為了解決問題,特意請了定位球教練拉姆塞。

本賽季,曼聯在定位球上一共形成了113次射門,打進了5個球,預期進球值為9.8。113次射門轉化5個進球,非常低的概率了,而且不少定位球形成的射門其實已經非常接近破門了,瓦拉內有過中柱、馬奎爾有過偏門而出、卡塞米羅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曼聯的預期進球值中,定位球只占了14%,是英超所有球隊最低的,如果曼聯能解決定位球的問題,曼聯的進攻效率提高會非常大。

在定位球防守方面,曼聯一共讓人形成了164次射門,丟了10個球。曼聯在定位球上的丟球效率,可是比自己的進球效率要高得多,而且除了2個禁區外的神仙球,基本都是在小禁區內丟失的。曼聯的定位球預期失球值,占了曼聯總預期失球值得28%,也就是說如果曼聯能夠解決定位球防守問題,曼聯的防守效率會提升至少五分之一。后場出球問題:該換德赫亞了本賽季德赫亞在本方半場完成了735次傳球,其中12%的傳球都丟失了。僅僅看數據不算多是不是,可是如果看看阿里松只有5.8%的丟失球權、萊諾4.8%的丟失球權,德赫亞的數據就顯得很難看,甚至低于英超的平均水平。

更關鍵是,德赫亞的平均傳球距離為29.75米,在英超超過12名門將的傳球距離都比德赫亞短。而滕哈赫又是一個喜歡從后場發起進攻的主教練,他在阿賈克斯時期的門將奧納納其實更加接近于中后衛。預算有限,補強很難有個朋友說:如果曼聯只考慮單線作戰,把所有預算都砸到中鋒、門將位置上,其實曼聯下賽季的競爭力很不錯。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曼聯現在表現出來的短板就是進球、門將兩個環節。可是這是一個風險巨大的做法,就跟本賽季的阿森納一樣,一旦某個環節崩了就是四大皆空。至于陣容提升方面,我覺得用木桶理論來解釋更好,假定曼聯現在是一個11塊木板組成的木桶,有3、4塊木板是短板,這決定了曼聯的下限;有7、8塊木板是比較長的,這決定了曼聯的上限。預算有限怎么提升?還不是提高3、4塊短板的長度,雖然未必能提高曼聯的上限,可是能保證曼聯的上限;如果是打算提高曼聯某個長板的高度,或許是提高了上限,可是下限還是很低。所以,你覺得用1.2億英鎊的預算去砸一個巨星,還是去簽下4名中等水平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