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故事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故事今年畢業生就業之路格外曲折。故事2022屆畢業生是故事首批走入社會的“00后”,在克服困難中前進成了他們走上社會的故事第一課。與此同時,故事各地各部門也在千方百計為他們的故事就業拓寬渠道、保駕護航。故事希望在前方,故事如何借力各方援手順利突圍,故事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故事就業之路?7月13日起,新華日報·交匯點推出“我的故事就業故事”專欄,聽2022屆大學畢業生講述他們不同尋常的故事求職經歷。
交匯點訊 7月30日,故事在南京市建鄴區韶華工坊大學生創業園,故事三江學院視覺傳達專業2022屆畢業生郭浩然和其他5名伙伴,正張羅著“寧馬機械設備產業轉型暨外貿知識分享會”的項目方案。“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會議,讓更多企業了解海外市場行情和相關的外貿知識,幫助企業更好‘走出去’。”
畢業即創業,這是一年前的郭浩然想不到的。當時的她,還在考教師編制和找工作之間猶豫不定。去年底,郭浩然投遞簡歷進入一家門窗品牌公司實習,從事品牌相關的圖片美化、雜志封面設計等工作。“實習中,我發現這與我所想象的設計工作有些落差。”郭浩然坦言,市場上也有些理想的工作,但自己的專業學習雜而不精,未能如愿。
今年春招季,一條熱門平臺的短視頻讓她受到啟發,“那是一條國外街頭采訪,我們發現,很多外國人家里都有中國制造的產品。”上學時,郭浩然一直關注外貿市場,也學習過相關知識,“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另外國家也在不斷推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以中小企業為重點優化外匯服務,有很多利好的政策。”郭浩然越想越激動,“如果能為國內優秀的供應商做好外貿渠道拓展,助推他們的產品走向海外市場,這不是既有意義又很有前景嗎?”
郭浩然立刻與男朋友商量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他本身從事過海外貿易工作,我們對相關領域的知識消化能力較強,和幾個朋友商量下,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郭浩然說,大家各有所長,以她自己為例,學習的是視覺設計,能勝任項目中所需的網站搭建工作,在創業初期可以有效控制“美工設計”的相關開支。
創業的第一步,要解決資金和場地問題,核算下成本后,大家有點打退堂鼓。今年3月份,郭浩然在網上看到了建鄴區韶華工坊大學生創業園的信息,免房租等豐厚條件立刻吸引了她。“本打算在網上申請試試,沒想到園區的負責人立馬聯系了我們,兩個多月的流程,從路演到審核,都有負責人為我們把關。”
初創團隊,是如何在眾多大學生創業團隊中突出重圍的?郭浩然分析自己的經驗,“首先我們結合了政策,找準創新點,我們不是在現有平臺上賣商品,而是構建獨立網站;同時,我們還衍生了一套完整的拓客體系,為企業構建一站式的服務體系。”
今年5月,南京樹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6月正式入園,郭浩然的心里滿是感激,“當時我正忙畢業論文的事,如果不是園區的支持,我們可能走不到真正創業這一步。”房租、物業、水電及創業實訓等駐場服務全額免單,5G網絡、會議路演、膠囊公寓、健身書吧等配套功能自助開放,優厚的資源支持大批敢闖敢想的大學生,“在集中創業的環境里,我們不僅能相互學習,還能拓展人脈和市場。”郭浩然說,看到無數人鼓足干勁,小伙伴們都不甘落后。
對于前方的困難和未知,郭浩然也心中有數,“每一關都不容易,6月中旬設計網站的備案流程,到7月初才正式搞定。”經過兩三個月的連軸轉,郭浩然熱情不減,豪情滿懷:“因為手上這個項目,我們最近一直在南京、馬鞍山兩個城市來回,和當地的各部門對接,從南京出發,我們立志一步步把業務拓展到江蘇、安徽,乃至全國!”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實習生 楊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