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站上看到房子裝修精美,讓虛價格實惠,假房給中介打電話,源無卻被告知房源不存在,處遁或是讓虛真實情況與網上的圖片和文字表述大相徑庭。兜兜轉轉幾個小時看房,假房卻看不到網上的源無房源。談到從中介網站遇到的處遁煩心事,市民張鑫有一肚子氣。讓虛確如張鑫所說的假房那樣嗎?記者調查發現,二手房網站的源無部分房源信息確實失真,不是處遁圖片、面積虛假,讓虛就是假房價格注水。對此,源無市房產局發布通知,規范網絡信息平臺房源發布。
購房客戶傷不起
為了購買婚房,近來,張鑫通過網站搜尋二手房信息,“從中介網站看到一些圖片不錯、價格較低的優質房源,但打電話給中介提出要看房時,總是被告知房子已經出售或者是房東不在沒法看房。后來好不容易實地去看了一個‘真房’,結果裝修、面積、價格和網站掛出的房源一點兒都不一樣。房子沒買成,中介的推銷電話卻狂轟亂炸,已經影響我正常的工作生活了。”張鑫懊惱地說。
近日,記者打開一家二手房網站,上面明確標注了“100%真房源”。記者隨機找了一個房源信息:中環一號面積100平方米精裝修兩室兩廳一衛,圖片非常耐看,租金每月1599元。記者隨即致電網頁預留的聯系人,結果被告知:“房子確實是兩室兩廳一衛,但面積沒有100平方米。室內的裝修和圖片也不一樣,價格要是按年付的話,可以談到每月1600元。不能只看網頁上的信息。”看來,這是個虛假信息。隨后,記者又點開一家房源信息:急租可月付可短租,山西財大家屬樓兩室兩廳一衛面積86平方米,精裝修,圖片同樣很精美,租金是每月1800元。記者致電置業顧問咨詢,結果同樣被告知,房子沒有那么大,裝修也非圖片所見,租金是每月2200元。
記者了解到,虛假房源一般有幾種形式,最常見的就是價格虛假,其次是照片虛假,還有一種就是房源存在,但業主并無賣房的意愿,或者房源已經售出,但房子仍不下架。目前網上房源信息基本上都是中介公司通過第三方平臺發布,中介公司需要向第三方平臺支付費用,而第三方平臺對于房源的真實性很難核實。由于信息量巨大,他們對于中介發布的房源不可能做到現場考察,核實也主要是辨別有無此小區,價格是否過于懸殊等,對于更多的細節內容則無法核實。
管理部門已亮劍
假房源不僅浪費購房者的時間精力,而且給中介行業健康發展帶來困擾。對此,業內人士稱,為了規范房地產經紀的行為。我省11個地市都建立了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平臺可以提供房源驗真等數字化服務,有需要的市民可以登錄平臺了解信息。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等九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和住房租賃交易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12條措施加強房地產中介和住房租賃交易管理。其中明確提出“實名發布真實房源信息”;“已成交或撤銷委托的房源信息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從各類渠道上撤除”。
近日,太原市房產管理局下發了《關于規范網絡信息平臺房源發布的通知》,對網絡平臺房源發布工作作出明確規定,以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強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管理,進一步落實網絡平臺相關責任。
《通知》明確,網絡信息平臺應通過太原市房屋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核驗住房租賃信息發布主體資格,將住房租賃企業備案信息作為開通房源發布賬號的必要條件;通過太原市房屋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核驗住房租賃從業人員信息發布資格,將從業人員認證信息作為發布租賃信息的必要條件,從業人員只能以其認證主體企業的名義在網絡平臺發布信息。
網絡信息平臺應當將太原市房屋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推送的房源核驗碼,作為互聯網房源展示的必要條件。同時,制定信息發布流程機制,通知合作的住房租賃企業在6月30日前完成企業備案和從業人員認證工作。對未按期完成備案及認證的住房租賃企業和從業人員,暫停企業賬號服務及從業人員房源發布權限,對未在市房屋租賃管理服務平臺上取得核驗碼的房源信息進行下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