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經常有讀者問小區和扇區的小區區別,還有載頻和載波的和扇區別。今天,什區小棗君來詳細解釋一下。別載

    小區、頻和扇區、載波載波、小區載頻,和扇都是什區和移動通信基站有關的概念。

    我們先從基站開始說起。別載

    基站,頻和就是載波 BaseStation,簡稱 BS。小區它是和扇移動通信網絡中,無線接入網的什區重要組成部分。

    基站的主要功能,是信號的調制和解調、射頻發射和接收(詳情看這里:基帶、射頻,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在 4G 時代,基站的主要硬件組成是 BBU(基帶處理單元)、RRU(射頻拉遠單元)和天饋(天線、饋線)系統。到了 5G 時代,硬件有所改變,無源天線變成了有源天線,也就是 AAU(有源天線單元)。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基站。例如下面這樣:

    其實,嚴格來說,上圖是一個物理站址(或者說站點,“站”,site)的鐵塔。鐵塔上掛著的,是基站的很多面天線。

    一個基站(4G)的完整組成

    通常,一個站址,不止有一個基站,而是有多個基站。

    例如移動、電信、聯通等運營商,他們都有各自的基站,都安裝在同一個站址上。

    而且,即便是一個運營商,也很可能有 2G、3G、4G、5G 等不同網絡制式的基站,都在這個站址。

    小區和扇區

    以前我介紹天線的時候,提到過,天線有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全向天線(一般是鞭狀、圓柱狀),是向四面八方發射信號的。定向天線(一般是板狀),是向指定的一個方向發射信號的。

    針對一些視野開闊且用戶密度低的區域,采用全向天線,頻率較低的信號(波長較長,繞射能力好,覆蓋距離遠),覆蓋四周一大片。這叫“中心激勵”

    中心激勵

    針對較為復雜的區域,以及用戶密度高的區域,采用定向天線,可以提升信號覆蓋的效果。

    專家們經過計算發現,3 個天線(每個天線覆蓋 120°)的方式,性價比最高,效果最好。于是,就有了一個基站 3 個覆蓋區域的設計。

    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出,基站設在每個小區六邊形的三個頂點上,每個基站采用三個定向天線,分別覆蓋三個相鄰小區的各三分之一的區域。

    頂點激勵

    上面這種方式,被稱為“頂點激勵”方式。

    大家可以看出,定向天線的覆蓋更為靈活,可以有效消除小區內障礙物造成的影響。

    哪里需要,指哪里

    當然,除了 3 天線之外,也可以采用別的覆蓋方式,例如 6 個天線,每個天線覆蓋 60°。

    不管是 60°,還是 30°,覆蓋區域看上去就像一把扇子。這種無線覆蓋區,就是扇區(Sector)。扇區和基站一樣,是一個物理的概念,是實際存在的。

    網優工具界面上,看到的扇區

    行業里一般都有 S 型和 O 型基站的叫法。S 是指 Sectorized,定向,扇區型站點。O 是指 Omni-directional,全向。

    那么,小區是什么呢?一個基站就是一個小區?還是一個扇區就是一個小區?

    答案是:不一定。

    在介紹小區前,我需要先介紹兩個概念 —— 載波和載頻

    載波,英文名 carrier,也是一個物理概念。通常來說,是指調制后的、承載了音視頻等信息的無線電磁波。每個載波,會占用一定范圍的頻率。

    載頻,就是載波頻率(carrier frequency)。載頻有多種指代,有時候指的是頻率值,有時候指的是相關硬件。載波的中心頻率的那個值,就是中心頻點。

    一個扇區,如果只有一個載波,可能容量不太夠。這時,就會配置多個載波。

    扇區是一個物理概念,而小區是一個邏輯概念。不同的網絡制式,對小區(cell)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在 2G GSM 中,小區 = 扇區。

    2G GSM 是窄帶系統,單載波容量小。所以,多個載波“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區”。

    例如 S 2/2/2,意思是:該站點有 3 個小區(扇區),每個小區有 2 個載波。

    在 3G WCDMA、4G LTE、5G 中,小區 = 載波。

    3G WCDMA 是寬帶 CDMA,4G LTE 單載波帶寬更大。一個扇區的話,配置 1-2 個載波就夠了。

    如果是 S 1/1/1 配置,3 個扇區,每個扇區只有 1 個載波,那就一共是 3 個小區。(小區之間,用擾碼來區分,比如說擾碼用 1、2、3 )。

    如果是 S 2/2/2 配置,3 個扇區,每個扇區有 2 個載波,那就一共是 3×2=6 個小區。(單個扇區能配置的小區數量,跟硬件能力有關。)

    我們也可以這么簡單記憶 —— 頻寬小的,載波數量多,多個載波配置為 1 個小區。頻寬大的,載波數量少,1 個載波就是 1 個小區。

    總結一下:

    采用基站識別碼(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BSIC)或全球小區識別碼(Cell Global ldentifier,CGI)進行標識的無線覆蓋區域,就叫做小區。

    小區是提供終端接入的最小服務區域單位。它是虛擬的、邏輯的。系統定義了它,然后,工程師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對象,進行參數配置、管理控制。

    區別小區的關鍵,是是否能提供獨立的服務。

    GSM 一個小區多個載波,但只有一個廣播 BCCH(廣播控制信道),所以,一個小區是多個載波合在一起,才能提供小區服務。

    WCDMA 和 LTE 的不同載波之間,各自有導頻信號,是獨立的。所以,一個載波就是一個小區的概念。

    好了,大家都搞懂了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鮮棗課堂 (ID:xzclasscom),作者:小棗君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Older Article
    IMPACT Day |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中國志愿者心系社區,踐行可持續生態理念
    Newer Article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視角 | 高標準倉儲設施如何賦能醫藥物流高質量發展

    聯系我們

    欲了解更多關于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的信息,歡迎聯系我們!

    花蝴蝶韩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