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黑龍江新聞4月6日電(王鵬)嫩江市委宣傳部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嫩江為民族團結進步提供思想保證、市強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化思筑牢民族團結之基。想引
抓基礎,領筑牢民展示部門形象。族團始終把民族團結作為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的結之基重要保障,把民族團結和諧融入每一項工作中。嫩江充實宣傳工作專班,市強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化思對標“六個一”標準,想引制定實施意見,領筑牢民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族團為創建宣傳工作順利推進提供堅強的結之基組織保障;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嫩江站”“宣傳長廊”為載體,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積極引導干部職工強化政治站位和責任擔當,爭做“為民辦實事”、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模范。

重引領,筑牢思想基礎。以宣教夯實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樹起民族團結進步“風向標”。教育引導生活化,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宣講60余場次,受眾達2000余人次,更接地氣的內容和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典型宣傳立體化,統籌全市新聞媒體,突出嫩江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村鎮振興的顯著成效等特色亮點,深度挖掘了一批以“全國道德模范”李忠華、“全省崗位學雷鋒標兵”于振江、“龍江好人”姜曉波等為代表的可推廣、可復制的民族團結進步典型,崇尚民族團結風尚深入人心。

拓載體,營造濃厚氛圍。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凝聚媒體融合發展之力,采取“融媒體+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方式,通過電視、廣播、網站、“兩微一端”等傳播平臺,借助抖音等平臺注冊官方公眾號,讓各類群體都能在自己所熟知的方式與渠道中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共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成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參與者、實踐者、維護者。

制作1000余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條幅,開設“民族團結”專欄,發布民族團結進步相關信息100多條;利用大、小喇叭在全市各村、各社區,播發民族歌曲1萬余條次;在廣場、交通要道、車站等主要場地投放宣傳牌30多塊;在轄區公共場所LED顯示屏、出租車頂燈滾動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2000余條次;形成“互聯網、新聞客戶端、室內外宣傳平臺”共同融合、共同發力的宣傳聲勢,在全市營造了“人人關心支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