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4月21日,馬凱盟沒“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在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行。碩美實中在“人文交流互鑒,國歐國分國文明美美與共”分論壇上,享經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馬凱碩提醒現場嘉賓,展果當今世界陷入困局之際,馬凱盟沒不妨來聽聽中國和東盟十國發展“正和關系”所帶來的碩美實中好消息。
他指出,國歐國分國在國際合作方面,享經中國與東盟十國之間的展果關系可被視為典范。
“這一點很重要。馬凱盟沒因為我們生活的碩美實中世界如今深陷困境,有地緣政治對抗,國歐國分國還面臨全球經濟衰退的享經危險,再加上烏克蘭戰火紛飛,展果人們擔憂氣候變化……到處傳來壞消息。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好消息。”
而這個好消息,就來自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模范關系。
馬凱碩補充道,即便美國、歐盟這樣的傳統大國,也可以從中國與東盟的關系中汲取經驗。因為在幫助周邊地區發展方面,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做得比歐盟對北非、美國對中美洲乃至拉丁美洲要多得多。
馬凱碩
他介紹說,2000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僅為400億美元,規模還不到美國與東盟貿易額的三分之一。但幸運的是,中國向東盟十國提出了自由貿易協定,并于2001年簽署通過。中國-東盟貿易額隨之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從2000年的400億美元,飆升到2022年的9750億美元,接近萬億美元大關。
“這個數字太驚人了,尤其在歐洲與北非之間、美國與拉丁美洲之間貿易額的襯托之下。”眾所周知,歐洲和北非之間的關系歷史悠久得多,但它們2021年的貿易額僅為3850億美元,就連美國與拉丁美洲之間的貿易額也只有3750億美元左右。
話說到這,問題就來了。
馬凱碩發出“靈魂拷問”:“怎么會這樣?為什么美國、歐盟等傳統強大的經濟體,沒能與鄰國分享它們經濟發展的果實?而中國卻這樣做了,(與它們)形成強烈對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關于自由貿易好處的理論都來自西方,它們自己卻沒能踐行這些自由貿易理論,這是場悲劇。”
他相信,未來10年內,東盟經濟規模將超過日本。“如果東盟當初沒有開放并歡迎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那么它所有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社會和人類發展都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