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杜蘇敏因多年積累的亞洲飛人傷病以及兩次感染新冠后的身體不適,中國短跑名將、陽兩男子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蘇炳添宣布提前結束2023賽季。次后除
消息一出,蘇炳賽季迅速引發全網關注。添因提前6月12日,不適病毒蘇炳添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宣布,結束由于身體原因,可完決定不參加即將開始的全清世錦賽和亞運會田徑項目選拔賽,并提前結束2023賽季。亞洲飛人“作為一名34歲的陽兩短跑運動員,多年積累的次后除傷病和流行病后身體機能的變化,給我今年的蘇炳賽季備戰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難。”蘇炳添在官宣的添因提前博文中表示,自從身體在訓練中出現不良反應,不適病毒隊伍為自己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與測試,并積極地向各方咨詢、尋求幫助。“最終,經過專家建議與團隊協商,為了能夠更好地延長競技運動生涯,我不得不放棄今年的比賽,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息與調整。”

蘇炳添微博截圖曾兩次感染新冠據央視新聞報道,在參加今年初的瑞典哥德堡田徑室內賽前,蘇炳添就已經有了身體不舒服的
感覺。彼時,中國田徑隊短跑組隊醫也發現,蘇炳添發力的時候肌肉力量卻提不上來。團隊最終取消了蘇炳添的室內賽參賽計劃,回國進行調整。中國田徑隊短跑組運動營養師許寶璐透露,“蘇炳添在兩次感染的影響后,確實感到了一些不適應。但當時他沒有選擇停下來調整,這也是我們團隊判斷的一個失誤,我們低估了這個東西可能會對他身體造成的影響。”在宣布提前結束賽季后,蘇炳添坦承,自己在兩次感染新冠后,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當時找了鐘南山院士做了身體的指標篩查,指標顯示是沒什么問題的,比正常人還正常。但是在訓練中,那種不舒服的感覺還是會存在。”他表示。

蘇炳添稱自己檢查的指標很正常6月14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世界精英運動員普遍經歷過一次或多次的新冠病毒感染,這并不是個別問題。“新冠感染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很相似,都可能引起身體、心理及精神健康方面短、中、長期的影響,需要運動員、教練員及其他專業人士共同配合應對。”他表示。金冬雁進一步分析稱,“具體到蘇炳添本人,其指標比正常人還正常,應該說明病毒已徹底清除,免疫力已建立,醫學上處于完全康復狀態。訓練中‘不舒服的感覺’可能來自身體、心理甚至精神方面,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以科學方法應對,直至完全恢復競技狀態。”不過也有專家指出,蘇炳添的情況或許是“長新冠”的一種。2021年10月,世衛組織首次發布關于“長新冠”的正式定義,即新冠肺炎感染者發病后或無癥狀感染者確診后3個月存在的、持續至少2個月,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的癥狀,常見表現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及其他癥狀,通常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此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采用的定義是,在新冠感染4周后仍然持續有癥狀或健康問題,而英國則采用了12周的時間標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盧洪洲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體能減退可能是‘長新冠’的癥狀之一,普通人對于體能要求不是十分突出,因此輕微的體能減退不易覺察;而運動員尤其是田徑運動員,體能減退很容易覺察到。”前述央視新聞報道提到,蘇炳添在兩次感染新冠痊愈后,身體出現的不適癥狀雖然影響了參賽計劃,但他依然堅持訓練。蘇炳添在博文的最后透露了堅持訓練的原因,即備戰后年的奧運會,“與此同時,我也不會停下逐夢的腳步!我會利用這段時間積極恢復,全力以赴地備戰2024巴黎奧運會。”他表示。“運動員從事競技體育非常艱辛,需要面對常人無法想象的巨大挑戰。蘇炳添面對情況類似重大傷病之后的恢復,我們應該送給他最美好的祝福。”金冬雁稱。陽康后體內病毒是否清除?近期,國內二次感染新冠的病例增多,關于“二陽”的癥狀及陽康后的健康問題備受關注。6月13日,盧洪洲在接受深圳晚報的采訪時指出,無論“首陽”或“二陽”,積極清除病毒是治療新冠感染的關鍵。在此之前,他也曾強調,需警惕新冠后遺癥,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規避發生后遺癥風險。此外,地壇醫院感染臨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張福杰也曾表示,只要體內有(新冠)病毒,就應該使用抗病毒的藥物來盡早清除病毒。對于這樣的說法,金冬雁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上述兩位專家的說法是有特殊語境的。新冠初次或再次感染后,健康青壯年不會大面積出現如美國CDC或世衛組織認定的“長新冠”或后遺癥,這是有充分證據支持的。2022年12月2日,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傳染病科教授孔繁毅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也表示,大部分有“長新冠”癥狀的人在3個月內就會恢復,很少有人符合世衛組織的定義。“絕大多數人陽康時病毒已經完全清除。普通人若面臨蘇炳添同樣的情況時,建議以平常心視之,積極尋求專業人士幫助。”金冬雁表示。盧洪洲則提出,目前對于陽康后是否意味著體內病毒已完全清除的問題仍未有定論。理論上,陽康后,人體產生抗體,可以完全清除體內病毒。但也有文獻報道,患者在感染一個月后甚至幾個月后體內仍存有病毒。“相關文獻提到,6個患者在感染31天后, 鼻部未檢測到病毒RNA,但下呼吸道、肺組織、中樞神經系統仍能檢測到;另2個患者在感染31天后, 鼻部、咽部(包括唾液和舌)未檢測到病毒,但下呼吸道、中樞神經系統仍能檢測到;還有病例顯示,新冠病毒RNA可以在呼吸道清除病毒后的幾個月內持續存在于糞便中。”盧洪洲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我們認為,對于特殊群體,如免疫缺陷患者,應用免疫抑制劑患者,腫瘤患者、高齡患者,尤其需注意病毒清除困難問題。”不過,對于感染新冠康復后無法通過其他診斷確定的身體不適,普通人也不用過于擔心。盧洪洲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有研究認為,“長新冠”癥狀通常在1-2年內消失,患者可以完全康復。“我們觀察到的新冠后長期咳嗽、低熱、精神癥狀等‘長新冠’患者,經對癥治療等合適處理,均能順利康復。”他表示。應該如何使用新冠藥物?對于“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積極清除病毒”的說法,金冬雁稱,這種做法主要是針對年老或有基礎病的高危人群。“香港不向健康青壯年提供口服抗病毒藥,免費給藥只限于50歲以上及有一種以上基礎病的人士。其他群組即使用藥也沒有顯著效果,最多減輕癥狀及縮短病程。且用藥同時會削弱免疫反應,不利于提升群體免疫力。”他表示。目前我國附條件批準上市的口服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藥物共計6款,包括輝瑞的Paxlovid(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默沙東的利卓瑞(莫諾拉韋膠囊)、河南真實生物的捷倍安(阿茲夫定片)、君實生物(688180.SH;01877.HK)的民得維(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先聲藥業(02096.HK)的先諾欣(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和眾生藥業(02096.HK)的樂睿靈(來瑞特韋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下稱《診療方案》)顯示,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和莫諾拉韋膠囊的適用人群均為發病5天以內的輕、中型且伴有進展為重癥高風險因素的成年患者;阿茲夫定片則用于治療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此外,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和來瑞特韋片3款均用于治療輕中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它們雖然都是抗新冠病毒藥,但作用機理不盡相同,各有特點。”盧洪洲稱,如來瑞特韋片因不含利托那韋,相對于含利托那韋的復方制劑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及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不良作用少,對于原有基礎疾病用藥的患者,有較大優勢,臨床觀察其抗新冠病毒效果好。又如,因莫諾拉韋的體內代謝特點,對于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患者,可考慮選用莫諾拉韋膠囊。“新冠病毒的清除,對避免患者向重癥傾向轉變,爭取早日康復,減少‘長新冠’癥狀的發生,有很大的作用。”盧洪洲表示。不過,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部分新冠口服藥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限制,如上述《診療方案》中提到,中度腎功能損傷者應將Paxlovid的奈瑪特韋減半服用,重度肝、腎功能損傷者不應使用Paxlovid;此外,中重度肝、腎功能損傷患者應慎用阿茲夫定片等。金冬雁也強調,目前并不建議所有人普遍使用新冠藥物。只有極少數免疫力特別弱的人士體內會發生持續感染,這種情況才需要延長治療周期或使用抗病毒藥物。“這種情況并不限于新冠治療,流感病毒或普通感冒病毒也一樣。”他表示。盧洪洲認為,對于無核酸陽性證據的“長新冠”患者,是不需要使用抗新冠病毒藥的。“面對新冠感染康復后無法通過其他診斷確定的身體不適時,我們要高度警惕‘長新冠’可能,當然需由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判斷,也不能一概診斷為‘長新冠’,而忽略其他疾病。”盧洪洲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