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10日電 題:非遺“點亮”民眾生活 上海各處古意濃濃
中新社記者 陳靜
非遺市集、點亮在線與傳承人共同沉浸式游園……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上海各區以不同的民眾形式讓非遺“點亮”生活,讓文物“活”起來;各方探索開展多種沉浸式非遺體驗,生活上海帶人們在“十二時辰”中充分感受非遺魅力。各處古意
10日,濃濃來自中國各地的點亮20多位非遺項目傳承人在靜安區文化館舉行主題沙龍。“非遺二代”“非遺三代”與動畫、非遺漫畫、民眾游戲、生活上海潮流玩具等不同領域的各處古意年輕藝術家、團隊開展聯合創作。濃濃雙方自由組隊,點亮以龍年為主題進行創作,非遺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融合出別具特色的民眾新花樣。
在上海中心城區黃浦區,黃浦區文化和旅游局發布了“考古黃浦年輪”標志。該標志取該區地理范圍為造型輪廓,融入樹木年輪紋理元素,以紅、藍、綠三色分別代表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搭配象征黃浦的主題色,清新淡雅,給人輕松愉悅的感覺。
據介紹,黃浦雖然是上海面積最小的區,但區域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在全上海的占比卻近六分之一,分布密度為全市最高。近年來,該區推出“海派城市考古”,希望借鑒傳統考古范疇“價值發現”功能,讓文物“活起來”,成為觸發歷史記憶、煥發時代新生的重要途徑。
在郊區嘉定,百年古園——古猗園內,江南絲竹、評彈、上海說唱等輪番上演。鳶飛魚躍軒內,江南絲竹悅耳動聽;白鶴亭內,黃渡滬書娓娓道來“白鶴南翔”的傳說……徜徉亭臺樓閣間,游人們可以沉浸式感受徐行武術、馬陸蔑竹、顧家紙繡等傳統文化之美。南門香樟林內的非遺市集熱鬧非凡:婁塘塌餅、長興樓面點、華亭十月白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海派花絲鑲嵌、形隨心動的海派雕塑瓷制作等讓人目不轉睛。當日,直播互動游園體驗活動同步展開,民眾線上與傳承人共享沉浸式游園“移步換景”之美。
據悉,上海古猗園是滬上首家“非遺主題公園”,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當天開放的公園社會文物鑒定點吸引了眾多民間收藏者。在古猗園的鴛鴦廳內,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錢幣學會等的專家們與收藏愛好者分享收藏經驗、交流鑒賞知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