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工,夢醒之后在陣容天賦招生生源遠不及對方的再談情況下,站在了國內大學籃球的廣工冠軍
頂端,成為了冠軍,夢醒之后完美的再談實現對一年前的復仇,這就是廣工冠軍今年的校園籃球,最美麗動人的夢醒之后童話。睡了一覺,再談夢醒了。廣工冠軍敲擊鍵盤時,夢醒之后少了粵獅圓夢那一刻的再談激動,狂喜,廣工冠軍淚目,夢醒之后會多一份冷靜,再談從容。廣工冠軍現在的心情不同于昨晚,更能專注在聊比賽本身上。所以,咱以一個觀眾的視角,再去談這場載入CUBAL史冊的對決。競技體育的魅力有時候在于的就是以下克上的故事,都在等奇跡發生。但是,不得不承認,以下克上獲得冠軍的例子并不多,人們之所以喜歡“奇跡”是因為這樣的故事不多,每天發生的那不是奇跡。作為underdog,
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上帝朝廣工露出了燦爛的微笑,不過,被命運垂青的前提,是自己沒有放棄。

既然是聊比賽,先講陣容。2016年-2022年,清華和北大在CUBAL中已經連續7年奪冠,招生優勢帶來的天賦優勢,讓這兩所院校擁有了在大學層面無可匹敵的天賦。你必須得承認,玩競技籃球,是一定需要天賦的。清華陣中,多少位是帶著“xx省第一高中生”的頭銜或者光環來的。典型的例子,石奎,昔日耐高第一控衛,國青球員,只能在清華打替補。像盧駿、褚添一這些高中時期的明星球員,在隊里都打不上球...這支王朝球隊的陣容,已經奢侈到這個地步了。廣工的奪冠班底,都來自省內高中。陳國豪、周澤源、曾煜成、崔俊超,畢業于東莞四中。盧健豪和陳威慈,來自光明中學。邵煒昀,東莞一中,高宇鋒,中山市華僑中學。并非對新科冠軍有任何的不尊重,廣工的這批球員,如果都放清華,能穩定進12人大名單的恐怕不超過3個...

既然聊比賽,我們講核心。作為球隊頭牌,廣工魔獸這一年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先不說數據表現如何出彩,和去年相比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在于心態。吃一塹長一智,在決定冠軍歸屬的夜晚,他很好地做到了情緒的控制。《孫子兵法》有言,勝不妄喜,敗不惶妥,胸中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但籃球比賽中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站在廣工的角度,他們是挑戰者,他們是失敗者的姿態,去和王朝球隊對決,兩隊的上一次對話,是520那天,廣工輸了31分。尤其是站在國豪角度,大學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大學生涯圓夢的最后一擊,如果是去年的他的話,會急。籃球場上急的一大表現是,愛跳,愛下手,愛單干。昨晚,廣工魔獸蛻變。甭管領先落后,甭管屏幕前的你我有多急,反正他是面無表情,不驕不躁。論能力,他和阿聯必然是有差距。但要說領袖性格,他和自己的偶像,還是相似地方的:話很少,低調,謙遜,務實,典型的廣東人性格。他們都不是那種賽前會用慷慨激昂的語言鼓舞隊友的球隊領袖,有的只是比賽場上、訓練中的身先士卒,努力起表率作用,典型的人狠話不多。昨晚的他,打得清楚,明白,耐心。身高2米01的他,面對著205的溫淞,205的楊曦浩,208的劉慶聞,三個特點完全不一樣的內線,在身體對抗拉滿,各種拉拽的高強度對決中,打出了30+9。不夾帶私貨地說,要個人能力的話,在CUBAL的舞臺上,無愧最強戰力。大學生涯的謝幕戰,掀翻清華王朝率隊奪冠,他以最完美的結局告別校園和青春。

既然聊比賽,我們講臨場。如果兩隊在短時間打一個7場系列賽的話,那得拼厚度,拼整體實力,誰的機會更大,那就不贅述了。但一場決勝的比賽是這樣,能力、運氣、細節,尤其是臨場表現,會極大影響戰局。你很難再要求,清華外線表現比22中2,9.1%的命中率更拉胯了,決賽夜只有逄硯鈞有3分的斬獲,而廣工,25中9,36%的命中率算正常發揮。許許多多人都覺得大勢已去、關掉直播,想著怎么發關于“遺憾”的文案時,廣東能完成大逆轉,除了國豪的基本盤外,靠的就是兩個神奇的外線。第一個,1號球員郭梟燦,一個前傾的3分球,這是巨星球。把站在死亡邊緣的球隊,拉了回來。這一攻如果不進,清華可能就建立兩位數領先了。第二個,曾煜成的反超球。那不光是準絕殺,還是士氣扭轉的一球,小曾快把自己的胸口都捶碎了。賽后的熱評是:人生能有一次像他那樣投中關鍵三分,值得一輩子驕傲。這的確是我們學生時代,幻想的時刻。面對衛冕冠軍,分差1分,12秒時間,天堂和地獄,國豪那里是半空位,要是不進,那賽后是怎樣的評價?作為角色球員,你敢投么?你敢承擔責任么?曾煜成敢。廣東這幫角色球員,不管是郭梟燦還是曾煜成,都有一種特質:不慫。你給我機會,我就干,干不進就回去練。

既然聊比賽,我們講教練部署。如果昨天廣工丟了,于廣龍指導會收獲怎么樣的評價?理性來說,哪怕是亞軍,能把這么一支天賦水平、人員配置的球隊帶到決賽舞臺,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競技體育很殘酷,成王敗寇。如果廣工輸球,那龍哥的防守布置,肯定就會在賽后背鍋。他們在很多時候,都守的221,身高的劣勢讓他們不敢落到陣地的一防一。在這種壓迫性很強的布置下,清華方佳晨發揮了,他把速度的特點完全發揮出來了。比賽當中,作為觀者、評論員會說,廣工怎么還這么防,在比賽之后,我們也可以馬后炮,炮炮準,但在比賽當中的臨場,教練員其實就是在賭。新科最佳教練,于廣龍指導賭對了,他相信自己認定的方式,他相信球員的體能。百密終有一疏,到最后,穩了幾乎一整場的方佳晨也會犯錯,投籃不進,失誤...

既然聊比賽,最后帝哥講感受。兩句話總結廣工的這個冠軍:第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眾望所歸。核心球員的狀態,對手的狀態,包括現場球迷的支持,某些球的運氣、關鍵回合的處理球...多方面的因素結合在了一起。尤其是這場在中立場地的比賽,打成了廣工主場,的確需要感謝球迷的支持。第二句話:天助自助者。好運只會眷顧有準備的人,廣工打得沒有包袱,三軍用命并且有韌性。打到最后,球迷覺得沒希望了,但他們自己不覺得。有運氣么?當然有!比如,小曾命中3分的那個球,險些失誤了,跌跌撞撞拿到的。但是,運氣,就是比賽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救者,人恒救之,自助者,天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