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諸多老廣播員對年輕人錫安·威廉森進行了勸勉,在NBA說哥們兒再不減肥,多少職業前景堪憂。斤不減肥其中尤以巴克利最為動情,生命各中原因自不難解。危險巴克利戎馬一生,在NBA綽號等身,多少除了耳熟能詳的斤不減肥“巴爵爺”外,其余綽號還有“籃板圓球”“查克貨車”“披薩王子”“龐然大物”“披薩斜塔”“面包卡車”“食物世界”“起酥油小孩”“軟式飛艇”等,生命如果你不理解這些英譯中的危險洋綽號到底是什么意思,中文世界里還有更朗朗上口又一目了然的在NBA綽號獻給巴爵爺:飛豬。

    人的多少姓名或者自封的頭銜不一定能夠代表他的真實情況,但人民群眾給的斤不減肥綽號一般都能切中要害,巴克利在賽場上肥美飛天的生命形態,視覺沖擊不言而喻。危險不過我們都知道巴克利打了15年,11屆全明星,拿過MVP,最后進了名人堂,胖則胖矣,還挺耐操,似乎與他對錫安的苦口婆心相悖。但我們也都知道,胖和胖還是有差別的。

    1984年新秀巴克利是帶著137公斤的體重進入費城訓練營的,當時球隊第六人鮑比·杰克遜見狀就問J博士:“這小孩兒的背和膝蓋能吃得消嗎?”在費城頭一年,巴克利和總經理帕特·威廉姆斯全家去海邊度假,帕特兒子問能不能下海玩耍,帕特勸了一手道:“這會兒別去,你巴克利叔叔正在用呢。”

    巴克利剛入行的時候就是這么胖,實際上也是因為肥胖,他一開始在球隊中并未得到太多機會。于是他就找球隊大佬摩西·馬龍求教,摩西就給了他倆原因:一是你太肥,二是你太懶。

    摩西當時也才將將30歲,高中生入行的他已經在ABA和NBA合計征戰了12年,這時候也算是名滿天下了,3屆MVP 可不是吹的,新秀巴克利在他面前只能算是無名小輩,他本可以只丟下太肥、太懶兩個評價揚長而去,但摩西沒有就此罷休:“你想減肥的話,我會在訓練前后幫你減。”

    摩西給巴克利開小灶,后者2年內減掉了23公斤。此后巴克利生涯巔峰期基本上就將體重維持在114公斤這個水平,但考慮到他脫鞋只有195的身高,這個體重還是太有沖擊力了,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動人的胖仔綽號。也許這就是胖與胖的差別,打籃球需要一點肉,但不能太多,不過到底多少才算多,可能還是要因人而異。

    埃迪·庫里2001年以250斤的體重進入聯盟,曾經被視為下一個鯊魚,但事實證明不是每個胖子中鋒都能成為奧尼爾。2005年他騙到一份6年6千萬大合同轉會尼克斯后,體重直奔350斤而去,到2011年他已經無人問津,帕特·萊利突發奇想,想用胖庫里填一下內線,結果只用了14場合計84分鐘就再次送他離開,只留下一個“埃迪不約卡戴珊”的段子:埃迪·庫里根本看不上金·卡戴珊,因為只要稍微瘦點,他自己就是卡戴珊。

    肖恩·坎普和文·貝克都是在1998年停擺之后體重暴漲。停擺前貝克是4年全明星,停擺后280斤開外的貝克酗酒不止,從此與明星二字無緣;停擺前坎普是暴力技術流大前鋒代表人物,停擺后體重超過250斤,從戒毒所出后到魔術麥迪身邊時,身體里大概已經可以裝下兩個年輕時的自己。

    而對于巴克利來說,我們只能從他的生涯履歷倒推,在生涯絕大多數時候,巴克利保持這樣的體重剛剛好,既不會讓他頻繁受傷,又不至于讓他失去自己所倚仗高人一等的對抗能力。據統計,過去40年NBA球員平均身高就在1米98到2米02之間浮動,而整個NBA歷史上的新秀球員平均BMI均在25以下,按照一般判斷標準,BMI指標在25-30為超重,30以上為肥胖,巴克利按1米95算,保持114公斤體重,BMI恰在29.98,壓哨肥胖,減到這個程度是有道理的。

    而伴隨球員年齡增長,因訓練而掛肉之后,他們的BMI指標會有所上升,等到生涯后期,他們因為傷病等因素訓練量減少,代謝能力下降,BMI還會有一個上升。但無論如何,2米左右的身高,體重超過130公斤,也就是BMI超過32的話,大體重帶來的運動風險就有點太大了。錫安進入聯盟4年,新秀賽季右膝半月板撕裂,第二年大拇指扭傷,第三年則因為右腳骨折賽季報銷,第四年也就是上賽季腳筋拉傷,一共只打了114場球。作為對比,上一代鵜鶘狀元濃眉生涯前四年打了260場球,如果他算玻璃人的話,跟錫安比也算是鋼化玻璃了。

    而錫安現在掛在官網上的身高是1米98,體重是129公斤,這個數據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的,也不知道他現在有沒有輕一點,但從近期露面的幾個視頻來看,情況似乎不容樂觀,更可怕的是,他現在才23歲,看著年輕,但在這種體重下,減肥并不容易。原本NBA的訓練和比賽強度可以讓球員在賽季中降低體重,約基奇可能就是這方面的行家里手,百歲山是什么樣,兩連MVP又是什么樣,有目共睹。基里連科曾經提供詳細數據,一個賽季下來,他一般都會輕上8斤,以基里連科的體態都能輕8斤,體重基數大的球員通過比賽訓練減重只會更多。

    但如果入行體重過大,減重就可能存在一個惡性循環,摩西就曾經告訴巴克利,按照他當時那個137公斤的重量,比賽不可能打太久,訓練也無法全力以赴,一旦受傷,比賽沒法兒打,再加上到了需要靜養的程度,那么減重就會變得很困難,而在養傷期間無法將體重降下來的話,那么即便傷勢恢復,再上場還是會面臨更大的傷病風險。

    所以傷病越多,年齡越大,減肥這事兒只會越來越難。其實巴克利早在錫安剛進聯盟的時候就敲了警鐘:“137公斤讓我在大學所向披靡,但減掉23公斤才讓我進了名人堂。”

    而如果不減掉這23公斤會怎樣,巴克利沒有說,但我們這里還是有一個案例可以作為參考。

    1986年選秀可能是NBA歷史上最悲慘的選秀之一,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拜亞斯高中榜眼后兩天便吸毒過量身亡的故事,但如果往下看,你還能有別的發現:

    探花克里斯·沃什本只打了2年72場比賽,就因為吸毒問題被聯盟終身禁賽;6號秀威廉姆·本德福德因為戒毒停賽1年,打了6個賽季就匆匆退役,退役后還因為毒品問題被抓5次,最終被判了10年大牢;7號秀羅伊·塔普利零零散散打了6年籃球,卻因為濫用藥物被禁賽5年。

    整個1986屆球員中風光最持久的,并非他們中出來的5個全明星,也不是榮譽滿身的76大5屆總冠軍羅德曼,而是另一個名字,他的風光之處,倒也不在于打了整屆同學中最長的16年,而是1987年年中的某一天,他走進了索尼婭·阿麗莎·亞當斯的房間。

    而這一年12號秀約翰·威廉姆斯也被禁賽過1年,但他黃賭毒一個不沾,只是另有大癮。

    1986年,身高2米03的大二前鋒威廉姆斯帶領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闖入最終四強,然后參加選秀并被子彈選中進入NBA。他的技術風格形容不難形容,大前鋒的身材,控衛的技術,特別擅長傳球。魔術師正當紅的時代里,威廉姆斯這種技術流前鋒還是頗為吃香的,拉里·布朗就形容他“能讓身邊隊友變得更好,就像魔術師和伯德一樣。”

    威廉姆斯讀大學的時候,體重大概在107公斤,算是標準身形,但到華盛頓訓練營報道的第一天,他的體重達到了117公斤,身材已經有些走形,但總體問題不是很大,巴克利才1米95不都114公斤還生龍活虎的么?

    事實也是如此,117公斤的威廉姆斯在第一年打了78場,替補72場,每場打個23分鐘。第二年他在球隊地位開始上升,是球隊唯一打滿82場的球員,37場首發,場均時間也來到了30分鐘。

    雖然威廉姆斯體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但他仍是子彈最耐操的人,連續兩年打滿賽季,其中第二年作為首發打滿了與活塞的首輪季后賽,雖然最終球隊搶5出局,但他們的對手是1988年已經極為強大的活塞。威廉姆斯面對王朝活塞級別的防守,場均37分鐘內貢獻13分5.8籃板4.2助攻1.6搶斷0.8蓋帽,籃板全隊第二,助攻全隊第一,搶斷全隊第一,蓋帽全隊第二。

    到第三年,威廉姆斯只首發了1場,但作為第六人再次打滿82場,又是球隊獨一號,每場還是打30分鐘,場均能有13.7分7籃板4.3助攻入賬,其中助攻數位列球隊第二,僅次于他們的首發控衛。

    第四年開始前,球隊終于決定扶正23歲的全能前鋒威廉姆斯,給了他一份6年600萬美元的合同,讓他進入首發。這一年威廉姆斯場均出場時間提高到35分鐘,每場能有18.2分7.6籃板4.7助攻入賬,另有1.2次搶斷,十分的全能。

    唯一的問題:他的體重已經飆到125公斤開外。于是第四個賽季,本該是威廉姆斯的爆發年,僅僅18場球過后,他的膝傷爆發了。

    而胖子的受傷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出勤鐵人威廉姆斯從未經歷過這種導致賽季報銷的傷病。理所應當的,多年以后再回憶,威廉姆斯會說是1989年的這次大傷打斷了自己蒸蒸日上的職業生涯,當然還有另外一些后來被他掛在嘴邊的原因:

    兩個密友去世了;

    祖母心臟病發作了;

    媽媽丟了工作賣了車;

    爸爸殘疾了需要藥物治療;

    女朋友懷孕了;

    威廉姆斯最后的私藏小故事是這樣:他被選中的時候只有19歲,是當時聯盟最年輕的球員,卻與球隊簽下了百萬美元合同,所有的親朋好友都來找他,索取無度,威廉姆斯說自己要承擔10個親友的生活費,“可我還是個孩子啊!”

    威廉姆斯也很坦率,我能怎么辦呢?悲傷那么多,壓力那么大,我的第一選擇當然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就著啤酒和炸雞,還有漢堡,還有薯條,還有奶昔,還有烤肉……至于傷養得差不多了,朋友喊他去健身房鍛煉一下?“算了吧,下次吧,今天感覺不太好。”

    1990年夏天,養完傷的威廉姆斯體重已經達到139公斤,子彈管理層和教練組完全震驚了,如何拯救大胖威廉成為未來幾個月球隊的中心工作,他們給威廉姆斯報了減肥班兒,和他簽下了減肥對賭協議,不減肥不給錢,最后威廉姆斯怒減5公斤,又反彈2公斤,第五年打了33場球就再次膝蓋受傷賽季報銷了。

    子彈看著沒轍了,直接以超重為由給威廉姆斯禁賽一年,意思您先減肥成功再回來打球吧。快船總經理埃爾金·貝勒不信邪,把威廉姆斯交易過去,后者為快船打了一個還算過得去的賽季后,又因為肥胖問題受了傷。貝勒也給他送專業機構減肥,但結果和在華盛頓的時候大同小異,威廉姆斯對減肥這件事并不上心,體重也就無從減起。

    于是快船又給他禁賽半年了事,于是27歲的威廉姆斯成為NBA歷史上唯一因為肥胖問題被多支球隊禁賽的球員。

    最后一根稻草來自步行者,他們在1994年夏天給了自由球員威廉姆斯一份35萬美元的無保障合同。但這根稻草無論如何也拉不動仍體重已經飆到151公斤的威廉姆斯,他也確實有所努力,譬如不吃隊友們獻上的生日蛋糕,只喝礦泉水不喝啤酒之類的。

    但威廉姆斯努力減肥的終點已經是很多其他胖子們的起點了,最終一通操作下來,他從151公斤的胖子變成了136公斤的胖子,步行者也只敢試了他半個賽季,每場給他11分鐘就放棄了他。從此以后他就告別了聯盟。

    至于威廉姆斯的肥為什么這么難減,步行者也做了不少科學檢查,結果表明他心理上正常,也沒有什么內分泌失調的病理性原因,專家們最終的結論是:

    沒別的,這人純是吃胖的。

    對比巴克利和威廉姆斯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奇異的巧合之處:

    巴克利說年輕人需要老將指點,才能避免生涯初期壞習慣造成的悲劇,他有幸入行就遇到了摩西·馬龍才變得健康起來。但威廉姆斯進子彈隊的時候,摩西·馬龍也剛好轉會去了子彈,老將就在那里,年輕人卻越減越肥。

    巴克利的新秀合同里就包含體重條款,如果體重不能降到某種程度,就沒辦法拿到對應的錢。但威廉姆斯和子彈隊的續約合同走到第二年,實際上也改簽成了一份含有體重條款的合同,但這一手對他同樣無效。

    步行者總經理沃爾什對威廉姆斯的評價可能切中了一些要害:“你可以找很多借口,你可以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但最終你必須為自己承擔后果。”

    差不多30年后,另一個天才少年錫安再次面對肥仔困境:傷病、體重對威廉姆斯做到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復刻到錫安身上。錫安近期上節目的時候也承認了,“我在20到22歲的時候很年輕,有很多錢,所以要堅持好的飲食習慣很難。”

    但他同時又說了,現在自己已經成熟了,而且他在下個賽季的目標不再是單純減重,而是要提升力量、塑造體型、鍛煉柔韌性,“向勒布朗學習才是王道!光減掉一堆體重,然后進入比賽時沒有狀態是沒用的。”

    聽起來挺好的,聽起來就像是這世間大多數胖子一樣,他們幾乎都是科學減肥理論上的巨人。當然了,在身體維護上追隨勒布朗似乎總不會有什么問題,但錫安這些表態聽起來就像是在說他每年都減掉了不少體重,卻因為缺乏其他訓練才受了傷,總感覺有哪里不對。聽起來錫安就像那種每年都會痛心疾首地在微博上曬出體重并打出#今天開始減肥了!#的胖子,善良的你總會獻上祝福,而腹黑的你則認定他們永遠不會成功。

    另外一點,錫安重提自己入行時對標的對象詹姆斯,聽起來學習詹姆斯就像按下馬桶沖水開關那樣輕松自然,而弗萊講過一個詹姆斯敬業的故事,他說有些球員來到騎士之后,都打算效仿詹姆斯的敬業精神堅持科學訓練和保養身體,但詹姆斯的老隊友們卻開始設立賭局:在意識到自己做到不到并放棄之前,他們能堅持向詹姆斯學習幾天?

    弗萊的結論是:你做不到的。你甚至都跟不上詹姆斯的計劃安排,永遠都做不到。

    錫安能不能做到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夏天不減肥,秋天徒傷悲,23歲不減肥,可能34歲時就會很傷悲。威廉姆斯為錫安展示的后果還只是失去一份本該前途萬丈的工作而已,在“一胖毀所有”屆,我們還有更極端的后果呈現:

    “拖拉機”羅伯特·特雷勒入行時身高2米03,體重130公斤,差不多就是目前錫安的水平,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就是選秀夜:1998年小牛在第6順位選中了他,然后送到雄鹿換來了19順位的帕特·加里蒂和9順位的——德克·諾維茨基。

    接下來,因為肥胖,特雷勒只打了6個賽季就離開了NBA,接下來他又以更快的速度離開了這個世界:2011年5月11日,正在和妻子通電話的特雷勒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34歲。

    Older Article
    IMPACT Day |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中國志愿者心系社區,踐行可持續生態理念
    Newer Article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視角 | 高標準倉儲設施如何賦能醫藥物流高質量發展

    聯系我們

    欲了解更多關于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的信息,歡迎聯系我們!

    花蝴蝶韩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