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觸樂 (ID:chuappgame),用A于作者:等等

    “當然,但故你對使用《AI 地牢》創作的事屬任何內容擁有全部所有權。”

    作為一款基于自然語言模型 GPT-3 所開發的用A于文字冒險游戲,《AI 地牢》(AI Dungeon)自 2019 年 5 月以來就一直在生成各種奇怪的故事故事。玩家可以從奇幻、但故神秘、事屬末世、用A于賽博朋克、故事僵尸等一系列程式化背景中做出選擇,但故然后讓游戲生成獨特的事屬故事。

    筆者用《AI 地牢》創造了這樣一個故事:“你是用A于馬古先生,一名試圖從廢墟中搜集資源,故事努力在末世里生存的但故幸存者。你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所以正拼命尋找食物……”在這 300 多字的悲慘故事中,馬古被饑餓逼得半瘋,碰巧遇到一個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對方用吻來問候馬古,卻突然刺傷了他的脖子。

    雖然劇情本身很蹩腳,但其創作過程表明,隨著生成式 AI 變得越來越流行,游戲行業可能要面臨復雜的版權問題。我用自己的想象力來創造故事,同時也使用了 AI 助手。那么故事究竟是誰寫的?誰能用這份作品換取報酬?

    《AI 地牢》最近推出了名為“Phoenix”的增強版本,對整體界面、游戲體驗以及 AI 模型進行了升級

    《AI 地牢》由尼克?沃森(Nick Walton)開發,他曾是一位猶他州楊百翰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的研究員,如今在一家致力于探索 AI 生成游戲的公司 Latitude 擔任首席執行官。《AI 地牢》不是一款熱門游戲,但它仍然吸引了數百萬名玩家。正如馬古先生的故事所示,你可以通過行動、對話和描述來推動故事發展,而游戲本身會像一名地下城主那樣用文本做出回應。

    在過去幾年里,人們使用《AI 地牢》生成了形形色色的“龍與地下城”風格故事。另一方面,這款游戲也引發了廣泛爭議,尤其是當用戶開始制作涉及兒童色情的內容時。隨著《AI 地牢》和類似工具的發展,它們將帶來更多關于著作權的難題。

    很多游戲都會為玩家提供創作內容所需的工具軟件。例如《光環》《帝國時代》等經典系列包含有復雜的地圖編輯器,《我的世界》則促進了一種開放式的、鼓勵玩家發揮想象力的玩法形式。《Dreams》以及《羅布樂思》(Roblox)比起游戲,更像是允許玩家制作游戲的開放平臺。

    從歷史上看,玩家很難主張對游戲內作品(IGC)或用戶生成內容(UGC)的所有權,因為按照大部分游戲的最終用戶許可協議規定,從玩家打開游戲那一刻起,就放棄了對自己作品的所有權。不過《我的世界》可能是個例外,它一直允許玩家擁有他們在游戲內的作品。

    AI 的興起讓玩家自創內容的所有權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根據美國和英國法律規定,就版權而言,只有人類才能主張自己是作者。因此在《AI 地牢》這類允許玩家在機器的幫助下“編寫”故事的游戲里,作品的所有權歸屬會變得模糊不清 —— 這些故事究竟屬于開發 AI 技術的公司,還是玩家自己?

    生成劇情圖片是一項額外的訂閱功能,最低一檔價格為 9.99 美元

    艾莉娜?特拉波娃是倫敦大學的一位法學教授,專注于研究 AI 和版權問題,曾撰寫數篇關于《AI 地牢》版權問題的論文。按照她的說法,如今 AI 生成內容的版權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討論,尤其是作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玩家的性格、自由和創作選擇。

    在現階段,許多游戲利用最終用戶許可協議繞過了這個灰色地帶,《AI 地牢》也不例外。游戲中說明,用戶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他們所創造的內容。在一封發給 Latitude 的郵件中,筆者詢問能否將馬古先生的悲慘故事改編成戲劇、小說或電影,對方很快回復道:“當然,你對使用《AI 地牢》創作的任何內容擁有全部所有權。”

    還有些游戲會將 AI 模型作為基礎,搜集并利用現成的海量數據生成自己的內容。例如,一些同人小說作家在使用 Sudowrite 等 AI 寫作工具時發現,他們的想法被別人剽竊了。如果有人支付 9.99 美元來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為《AI 地牢》所創作的故事來生成圖像,那么情況會變得更復雜 —— 這款 AI 繪畫軟件開發商 Stability AI 已經被多位視覺藝術家和媒體公司 Getty Images 起訴。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抄襲機器”(Plagiarism Machines)一詞也開始流行起來。如果某款游戲的玩家使用 GPT-3 或 Stable Diffusion 來制作內容,則可能會對其他人的作品構成抄襲行為。Latitude 的立場與 Stability AI 很像,這兩家公司都認為,使用工具所生產的內容不侵犯版權,因此用戶就是所有者。

    《AI 地牢》的開發者尼克?沃森

    目前,人們還不能在《AI 地牢》里分享帶有生成圖像的故事,但在未來,游戲開發者也許會使用或允許玩家使用第三方 AI 工具來生成游戲地圖或 NPC 對話。特拉波娃指出,這些工具的數據可能來自整個創意產業,由此也會增加風險,導致潛在侵權行為和訴訟當事人的數量激增。

    某些平臺采取了更為謹慎的做法。今年 3 月,《羅布樂思》在其游戲制作軟件 Roblox Studios 中推出了 2 款新工具,其中一個是被稱為 Code Assist 的輔助補全代碼工具,另一款 Material Generator 則允許玩家使用提示詞來生成圖像。

    這兩款工具使用了生成式 AI,但所有訓練都基于用戶發布、可重復使用的素材。Roblox Studios 負責人斯蒂法諾?科拉扎表示:“每個創作者都可以在不分享數據的情況下利用這些工具。”作為對比,誰也不知道《AI 地牢》生成的故事概念究竟從哪里來,根本無法溯源。

    隨著時間推移,游戲公司必須謹慎采集 AI 模型的訓練數據,征求玩家許可將會變得非常重要。科拉扎承認在《羅布樂思》社區,某些用戶對自己的作品被用于訓練 AI 感到憤怒,因為他們將代碼視為“秘密武器”,擔心競爭對手會通過收集代碼來重新創作游戲。科拉扎透露,《羅布樂思》正在研究一套解決方案,但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Roblox Studio 已經明確表示,我們將提供一種機制,允許創作者管理他們的數據可否用于生成式 AI 訓練。無論我們怎樣調整政策,都會對創作者保持透明。”

    某主播在一次《AI 地牢 2》的直播中遇到了一位邪惡的上帝雇傭他去殺死 3 個孩子…… 看來《AI 地牢》所面臨的問題遠不止版權和色情內容那么簡單

    然而,如果《羅布樂思》這類公司認為自己需要更多用戶數據,情況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羅布樂思》的最終用戶許可協議清楚地表明,社區創作者并不擁有與那些從頭開始構建自己游戲的人相同的權利。從法律上講,如果這家公司改變主意,用戶基本無能為力。科拉扎反駁稱,如果《羅布樂思》獨斷專行,那么用戶將會抗議。“我認為法律方面不是那么重要,相比之下,尊重社區則是首位。”

    對《羅布樂思》來說,與第三方工具整合將會導致其面臨與《AI 地牢》類似的潛在問題。目前,《羅布樂思》已經與斯坦福大學合作構建了 ControlNet,一款允許藝術家更深入控制 Stable Diffusion 等大型擴散模型的工具。“雖然我們無法核實創作者上傳到《羅布樂思》平臺的所有素材的來源,但我們有一套獨特且強大的審核系統,以確保內容符合規定。”科拉扎說。

    特拉波娃認為,游戲行業可能即將感受到生成式 AI 帶來的陣痛。“它們看起來很酷。”她在談到《AI 地牢》之類的游戲開發工具時說,“但也暴露了生成式 AI 的各種問題,如果情況繼續發展下去,法律問題很快就將變得不容忽視。”

    本文編譯自:https://www.wired.com/story / video-games-ai-copyright/

    原文標題:《Generative AI in Games Will Create a Copyright Crisis》

    原作者:Will Bedingfield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Older Article
    IMPACT Day |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中國志愿者心系社區,踐行可持續生態理念
    Newer Article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視角 | 高標準倉儲設施如何賦能醫藥物流高質量發展

    聯系我們

    欲了解更多關于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的信息,歡迎聯系我們!

    花蝴蝶韩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