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靠頑強的擊碎防守維持住首回合建立的領先優勢,通過高效的客場“布丁連線”痛擊對手防線的軟肋,曼城從安聯球場全身而退,魔咒曼城連續三個賽季躋身歐冠四強。中鋒陣瞄準歐控球率(42%-58%)和傳球次數(395-536)遠遠落后于對手,擊碎射門次數更是客場只有對面的零頭(7-19),曼城在場面上的魔咒曼城弱勢和進攻端的高效都顯得那么不尋常,瓜迪奧拉距離離開巴薩后的中鋒陣瞄準歐首座歐冠錦標已經越來越近。

    【不整活不盲動,擊碎勝利水到渠成】

    造訪安聯迎戰老東家,客場瓜迪奧拉沿用了首回合的魔咒曼城先發陣容。上周末的中鋒陣瞄準歐聯賽,瓜迪奧拉安排主力陣容中年齡最大的擊碎京多安,以及防守端承載壓力的客場阿克和阿坎吉輪休,做好了在客場打惡戰的魔咒曼城準備。

    經過聯賽的演練,瓜迪奧拉對新體系信心十足,來到歐冠淘汰賽階段沒有繼續“整活”,勝利水到渠成。

    兩回合首發陣容完全一樣,曼城擊碎困擾瓜迪奧拉已久的歐冠客場魔咒。

    執教巴塞羅那和拜仁慕尼黑時期,瓜迪奧拉就以不擅長打歐冠客場而聞名,來到曼城之后因“整活”導致輸掉歐冠淘汰賽的經歷不勝枚舉。從做客摩納哥的對攻大戰,到造訪安菲爾德時的突然崩盤,從拉波爾特在熱刺大球場的連續失誤,再到面對里昂時祭出蹩腳的五后衛防線……每到關鍵戰都會擱置聯賽中演練成熟的配置,曼城的客場噩夢源于瓜迪奧拉在戰術上的不自信,主動求變換來的往往是自亂陣腳,此番能夠沿用首回合的陣型和人員,曼城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哈蘭德以驚人的效率說服瓜迪奧拉停止“整活”,轉而采用務實的策略應對強敵。

    做客安聯之前,曼城本賽季已經踢了46場比賽,沒有連續兩場比賽使用相同的先發。瓜迪奧拉對首發陣容做出了近200次調整,這其中有不少是為應付傷病做出的被動輪換,更多是主動求變的結果。到了歐冠淘汰賽的關鍵戰,瓜迪奧拉的用兵區趨于“保守”,伯納多-席爾瓦取代馬赫雷斯,斯通斯繼續擔任“邊后腰”,兩名球員成為制勝的關鍵。

    【3-2-4-1整合完畢,控球提速兩不誤】

    兩回合較量,拜仁在無球階段的表現都非常積極。己方近期戰績不佳且缺少主力中鋒,對手狀態火爆且三線人員齊整,圖赫爾并不排斥讓出球權打反擊,但他依然要求弟子們要努力將戰火燒在對手半場,這是對己方低位防守信心不足的表現。

    高位壓迫不成功后轉為中場絞殺,拜仁避免落入低位防守的泥潭,這一方面是自身以我為主的激進球風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從首回合失利中吸取的教訓。

    一周前鏖兵伊蒂哈德,拜仁在后場防守階段表現地非常掙扎,四后衛防線被拉扯出了巨大空間,基米希不斷在兩線之間沉降也堵不住漏洞。曼城的3-2-4-1隊形最大限度地占據了場地空間,在各個區域都制造出了錯位,拜仁的4-4-2隊形在防守中完全對不上點,長時間無球是非常被動的。本場比賽,拜仁利用邊路人數優勢限制了格拉利什和伯納多-席爾瓦,打出了標志性的兩翼進攻,找到了魯本-迪亞斯和阿克的弱點,創造了不少機會。

    坎塞洛離隊,曼城的人員足以支撐3241體系,瓜迪奧拉的球員普遍具備多功能性。

    手握三球優勢造訪安聯,曼城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自己。上一次來到德國(RB萊比錫),曼城的表現就無法令人滿意,歐冠客場魔咒始終是瓜迪奧拉的心結。或許是從對陣RB萊比錫的比賽中吸取了教訓,或許是“先主后客”的賽程比較有利,曼城在對陣拜仁時表現地非常務實,低位防守投入度很高,反擊時主打“布丁連線”的態度非常堅決。

    陣型重心靠后,中路人員密集,曼城沒有執著于控球,遇到壓迫后也會利用長傳聯系中鋒的方式出球。

    自2023年2月26日客場擊敗伯恩茅斯以來,曼城取得了各項賽事10連勝,三線晉級的姿態勢不可當。在此之前,曼城曾有過一段長達兩個月的戰績動蕩期,聯賽杯意外出局,聯賽中輸給了曼聯和熱刺,做客諾丁漢時亦有失分。在這段時間內,曼城陷入過一種整體控球率越高、傳球次數越多,哈蘭德存在感就越低、表現越低迷的怪圈。

    主場大勝RB萊比錫一役,曼城踢出了高強度、快節奏的足球,全場完成596腳傳球,哈蘭德在63分鐘的出場時間里就觸球26次,完成五子登科的壯舉,比賽參與度和效率雙雙達到了登陸英超后的峰值。這場大勝的戰略意義不容低估,一方面證明了靠堆積中場的方式完全能夠兼顧控球和提速,一方面也讓三中衛+雙后腰的后場體系徹底落定下來。

    本場比賽,曼城贏得48次單兵對抗,領先于以風格強硬著稱的拜仁(43次)。費爾南迪尼奧、津琴科、斯特林和坎塞洛離隊,拉波爾特成為替補,瓜迪奧拉清理了那些在強強對話中靠不住的球員,留下的都是悍將。

    【后場矩陣堅實可靠,“邊中衛”攻守兼備】

    過去幾個賽季,曼城防線上最可靠的球員就是沃克,左閘人選卻是換了又換,德爾夫、坎塞洛、津琴科和拉波爾特都曾在大戰中“自爆”,直接導致曼城輸球。從確立哈蘭德為前鋒橋頭堡開始,瓜迪奧拉就在試驗三中衛/五后衛陣型,增加體系的流動性,為高大中鋒兜底。當兩翼需要靠前參與進攻時,曼城的邊中衛覆蓋面積擴大,阿克和阿坎吉成為不可替代的拼圖。

    拜仁主攻科曼一側,阿克以強硬的防守予以應對,迫使對手改變進攻方向。當穆西亞拉開始在中路展開進攻時,曼城看到了斷球打快攻的機會。

    一周前的對決,阿坎吉和阿克打出了統治級的表現,折斷了拜仁的兩翼。此役,圖赫爾改變了邊路人員配置和打法,給予了阿克和阿坎吉很大的壓力。不斷應付科曼和薩內的沖擊,阿克成為“中位壓迫”體系的承壓者,即便有格拉利什的協防也顯得非常吃力,身體過載后終于在比賽末段拉傷大腿肌肉。拉波爾特替補出場后多次出現失誤,這位每逢大戰必自爆的后衛無法令人滿意,阿克能否及時恢復或將決定曼城三線爭冠大計的最終成敗。

    三中衛陣型對邊中衛的覆蓋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阿克和阿坎吉能夠應對拜仁邊鋒,接下來也可以對付維尼修斯和羅德里戈。

    圍繞9號球員打造模式必然帶來體系“動蕩”,瓜迪奧拉認為結構靈活的三中衛陣型可以包容這種變化。不同于當年由孔蒂掀起的革新浪潮,如今的三中衛戰術運用更加靈活。很多主帥都比較重視三中衛向四后衛的切換,通過這種方式達到攻守平衡,瓜迪奧拉是這方面的高手。

    斯通斯能夠在中后衛、右后衛和后腰之間切換,防守和出球能力可靠,這些素質在歐冠淘汰賽階段意義重大,非其他球員可比擬。

    由于里科-劉易斯未能在硬仗中經受住考驗(輸給熱刺),瓜迪奧拉激活了斯通斯,一方面利用他的傳球能力分擔羅德里的壓力,一邊依靠他的體格和對抗能力加強防守,在三中衛架構內保留四后衛元素。根據不同對手的特點,曼城在三中衛變四后衛的過程中操作靈活,斯通斯與阿坎吉在右中衛和右后衛之間隨意切換。

    舒波-莫廷復出后狀態一般,拜仁的進攻并沒有執著于邊路傳中,中路的地面滲透和強弱側聯動非常頻繁。瓜迪奧拉要求格拉利什必須回防到位,曼城以形式上的“五后衛”占據場地寬度,遏制了科曼、薩內和坎塞洛掀起的邊路攻勢。當穆西亞拉和格雷茨卡開始輪流從中路發起沖鋒時,斯通斯配合羅德里筑起外圍屏障,有效地減輕了魯本-迪亞斯的壓力。

    “后腰”斯通斯變身中衛,獲得了發動深度進攻的機會。

    經歷了2020/21賽季無緣歐冠決賽首發的打擊后,羅德里逐漸成長為當今足壇頂尖后腰。面對壓迫時敢于主動拿球,處于包夾時依然能夠送出向前傳球,羅德里就是曼城進攻的樞紐。斯通斯走位靈活,總能準確拿捏后腰與中衛角色切換的時機,為羅德里提供出球點,為魯本-迪亞斯和阿坎吉提供協防保護。

    完成防守任務之余,斯通斯還制造了一粒進球,連續兩場歐冠出彩。自斯通斯成為主力以來,沃克的戰術地位極速跌落,近期已經淪為替補。半決賽面對擅長在左路制造局部過載的皇馬,沃克或許有用武之地。

    【擺大巴只是手段,用反擊殺死懸念】

    或許是比分上的領先優勢較大,或許是感覺德布勞內&哈蘭德連線威力足夠,曼城沒有在比賽中段突然上強度實施高位逼搶。首回合對決,當發現于帕梅卡諾狀態不佳時,曼城在高位壓迫時表現地非常堅決,傳中時也瞄準了法國中衛,集中打擊的效果非常明顯。此役,拜仁的進攻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高頻次的攻守轉換導致防線始終處于高壓狀態。圖赫爾上任后放棄了納格爾斯曼時代的三中衛體系,四后衛防線對球員的單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于帕梅卡諾需要在開闊空間內應付哈蘭德,再度自爆不是偶然。

    兩場比賽僅用掉4個換人名額,其中之一還是應對傷病的被動變招,瓜迪奧拉在臨場調整環節著墨不多。這一方面是因為曼城的輪換陣容人數并不多,能用之人只有16到17人左右,所謂“深度”更多的來源于球員的多功能屬性,另一方面就是比賽的進程相對比較順利,瓜迪奧拉不需要掏空全部戰術錦囊,就足以解決問題了,此前備受關注的雙前鋒打法或將作為半決賽階段的殺招。

    【總結】

    就像當年雙殺皇馬和淘汰巴黎時一樣,曼城再次在歐冠中完成了里程碑式的戰役。瓜迪奧拉不僅證明了自己可以用好大中鋒,還找到了一套能夠充分發揮現有人員特點的打法,一邊打出自己的風格,一邊遏制對手的長板。

    在安聯解決了歐冠淘汰賽客場疲軟的問題,曼城上下獲得的信心提振不言而喻。哈蘭德狀態正佳,阿爾瓦雷斯和福登的威力尚未完全釋放,曼城將在接下來面對皇馬的復仇戰中展現真正實力。

    (貓眼看球)

    Older Article
    IMPACT Day |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中國志愿者心系社區,踐行可持續生態理念
    Newer Article
    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視角 | 高標準倉儲設施如何賦能醫藥物流高質量發展

    聯系我們

    欲了解更多關于愛游戲(ayx)中國官方網站的信息,歡迎聯系我們!

    花蝴蝶韩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