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大虹橋”兩周年:吸引總部經濟集聚的大虹橋“磁力”源自何處?
中新社上海3月2日電 (浦帆 謝夢圓)2021年2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由國務院批復、兩周國家發改委印發。年吸兩年來,引總源自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以下簡稱“虹橋樞紐”)圍繞做強優勢產業、部經做大經濟規模,濟集聚集聚了一批國內外高能級企業、磁力機構、何處平臺。大虹橋目前,兩周作為虹橋樞紐的年吸核心承載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已累計吸引各類總部企業500余家。引總源自
在3月1日舉行的部經2023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工作現場會上,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強調,濟集聚推動總部經濟能級提升,磁力引進更多標志性、引領性的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拓展研發、銷售、貿易、結算等多元功能,實現向亞太或全球總部的升級。
何為總部經濟?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部經濟是指吸引跨國公司和外埠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入駐,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形成企業總部在本地集中布局、生產加工基地在周邊地區分布,產業鏈、價值鏈分工協作體系較為完整的經濟活動的統稱。
在3月2日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華源介紹,截至目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累計吸引和培育總部類企業500多家,其中經市級認定的跨國公司總部企業44家、外資研發中心11家、民營企業總部44家、貿易型總部13家。
英富曼是全球知名的展會活動主辦方,每年主辦超過550余個B2B展會品牌,涉及科技、營養與健康等15個核心領域。2019年10月,英富曼將區域總部設立于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青浦片區,2021年《總體方案》批復后,該集團又在大虹橋先后落戶了旗下會展和電子商務兩家公司。
“《總體方案》的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大虹橋的營商環境,所以我們特別看重虹橋商務區的區位優勢。”英富曼會展亞洲副總裁兼中國董事總經理龔康康告訴中新社記者,大虹橋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價值鏈和生態圈,為會展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更豐富的資源。同時,虹橋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為會展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和合作機會。
在采訪中,多家企業負責人頻頻“點贊”大虹橋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服務配套。高能級總部企業不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大虹橋注入活力的同時,依托虹橋樞紐現代服務業、國際商貿流通、金融賦能發展,以及大量制度創新成果先后出臺,總部企業也在虹橋樞紐中獲得發展新動能。
“在和虹橋商務區長寧片區多年的溝通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虹橋樞紐為總部企業開放的政策和專業服務配套,為英格卡購物中心在國內的穩健發展提供了細致貼心、高效及時的全鏈路支持和幫助。”英格卡購物中心中國區總裁朱潔敏表示。據悉,英格卡購物中心集團于2021年4月將地區總部遷入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寧片區,專門從事中國的購物中心開發及運營管理業務。
“衡量虹橋樞紐成敗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總部經濟發展成效。”曾剛指出,總部經濟對推進城際合作、提升區域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世界眾多發達地區紛紛將發展總部經濟作為振興經濟的重點。為此,虹橋樞紐不遺余力地優化總部經濟發展所需的各種“軟硬件”環境條件。
2021年9月,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揭牌,一批知名度高、專業性強、在業內有影響力的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等法律服務機構加快匯聚,目前已落地40家。
南虹橋集團副總經理吳濤表示,法治是營商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企業在日常經營中遇到一些專利糾紛,就可以通過這樣的功能性機構來做一些專業的事,賦能企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區域的營商環境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除了法務區外,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聯盟、上海仲裁委員會虹橋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相繼簽約落地。依托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一批海內外民航總部、航空貨運總部及關聯企業、航空聯盟及機構入駐。兩年前,在這7000平方公里土地上擘畫的“大虹橋”宏偉藍圖,正在逐步落地為實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