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億年前的億年演變“海綿寶寶”什么樣?它們的發現對動物演化研究有哪些幫助?記者5月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威爾士中奧陶世地層中發現一個保存有大量精美軟軀體化石的前迷特異埋藏化石庫。該生物群已發現170多種生物,生物世界其中海綿動物最為豐富,見證約40種。海洋這項研究揭示了4.62億年前奧陶紀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面貌,動物并為早期動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億年演變視角。相關成果于5月1日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生態與進化》。前迷
奧陶紀因生物多樣性大幅度增加,生物世界在科學界有“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之稱。見證各類豐富的海洋生物開始向海洋進發,從此之后海洋真正熱鬧起來。動物
但是億年演變,海洋中的前迷軟軀體生物往往難以完好地保存地層中,因此,生物世界保存有這類型生物群被稱為“特異埋藏化石庫”,為了解早期生物的形態和生態群落特征提供了寶貴的窗口。
此次,由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學家約瑟夫·博廷、副研究員馬俊業與研究員張元動等組織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的“布爾吉斯頁巖型”特異埋藏化石庫——城堡灘生物群位于英國威爾士中部城堡灘采石場,距今約4.62億年。
截至目前,城堡灘生物群已發現的多種生物,涵蓋海綿動物、刺細胞動物等多個動物門類。許多化石保存著軟組織,如消化系統和神經組織如眼睛、視神經和大腦等。另外,該生物群中大多數生物體型較小(1—5毫米長),為早期動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值得進一步研究。
專家表示,城堡灘動物群不僅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還展示出海洋動物的演變,城堡灘動物群既包括了寒武紀生物群的典型類群,如捕食型生物似歐巴賓海蝎節肢動物,也含有豐富的古生代濾食性的新生類型,如腕足、筆石以及苔蘚蟲等。因此,城堡灘動物群揭示了海洋生態平衡系統從寒武紀捕食型主導向古生代濾食性動物主導類型轉變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