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非洲乒乓賽事剛結束,日本第二站馬上又來了~6月20日~25日,女乒突尼斯站WTT常規挑戰賽又將緊鑼密鼓地開打。第戰多中大考

在第一站的非洲比賽中,以三線陣容出戰的賽強手增中國女乒,最終取得了“3人進8強、國女2人進4強、乒面1人進決賽”的臨更出色戰績,表現很是日本出人意料,打得很不錯。女乒雖然最后沒能奪冠,第戰多中大考但瑕不掩瑜,非洲整體發揮是賽強手增
很搶眼的。畢竟:她們5人中,國女有4人都是乒面首次參加WTT比賽,根本沒有經驗,與那些久經疆場的球員相比,還是有些差距,而這些“差距”呢,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刻就會顯現出來~特別是在最重要的決賽中。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干什么,都是要“繳學費”的~打球也不例外,前面“不繳費”、就能直接一步登天的球員非常少。

再說了:像我們的這幾名三線球員,年齡也不算年輕了,可直到現在才獲得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這也說明:她們在技術上或心理上,是存在明顯短板的,很難入教練組法眼,遲遲得不到參賽機會。既然這樣,就不要對她們太苛求了,以她們的實力,這次能打成這樣,已經出乎預期,甚至有點“超發揮”的感覺。說實話,在我們中國女乒中,這些“三線球員”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論實力,她們與“主力”和“次主力”相比沒有優勢;論年齡,她們又與十幾歲的小將相比沒有優勢。你看:這地位不尷不尬的,在球隊的培養戰略中,她們甚至要排在小將之后、屬于“第四梯隊”,屬典型的“邊緣球員”,一直在邊緣位置苦苦掙扎,很難獲得表現機會。因此:如此處境的她們,這次獲得了一次寶貴的機會,能打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要多給她們一點掌聲和鼓勵~如果能多打一些這樣的比賽,她們的表現可能會更好。

而多打比賽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像這次奪冠的韓國女乒申裕斌就是如此。19歲的申裕斌,確實有兩把刷子,在年輕球員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了,但是,如果說她非常強、不可戰勝,那也談不上。就像這次比賽,她在首輪就差點被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香港選手李昱諄淘汰:當時,她前面大比分0:2落后,第三局,李昱諄都已經拿到賽點了,卻把機會球打丟了,錯失良機,最終讓申裕斌死里逃生、躲過一劫。但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躲過一劫的申裕斌最后卻奪冠了。申裕斌能有這樣的表現,除了實力因素之外,也與她多打比賽有一定關系~比賽打多了,場面見多了,在關鍵時刻心理更過硬,自信心更足,更能挺得住。如果是新手,遇上這樣的“困境”或“絕境”,能否翻盤就不太好講。

以上內容,是對第一站非洲WTT賽事的大致總結,而接下來的這第二站:突尼斯站呢,強手又增多了,這對我們這5名選手來說,又是一個重大考驗。這一站,除了申裕斌等選手之外,我們的老對手:剛打完T聯賽的日本女乒呼啦呼啦都來了。像:剛奪得T聯賽冠軍的平野美宇、小將張本美和、新星木原美悠、左手將長崎美柚,這次都將參賽。再加上陳思羽、巴特拉、李時溫、朱成竹、溫特等知名選手,就讓這站的競爭難度陡然增強,對我們的這5名球員來說,就更不好打。

但是,多與強手交手是好事,對于新手來說,只有多打一些困難球,才能提高得更快,才能更快更好得融入國際賽場,讓自己走得更遠。看這次中國女乒5名新人能否還能取得突破,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