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半決賽,米蘭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雙雄對決即將打響,德比對決死敵相遇,歐冠歷來都是再相火星撞地球,精彩慘烈,遇還從不缺少話題,年前不僅場上的花德球員熱血上涌劍拔弩張,場邊的米蘭球迷也勢不兩立。
在18年前,雙雄米蘭雙雄同樣是歐冠在歐冠相遇,那一次的再相火爆對決,激烈之余成就了“美麗的遇還煙花德比”。那一瞬間:兩個人的年前煙花,美得只剩下惺惺相惜。花德
18年前的米蘭米蘭德比
目前米蘭雙雄陣營中的多數年輕人,在2005年4月時,他們還只是一個孩童,比如米蘭的萊奧和迪亞斯,當時只有6歲,國米陣營中的阿斯拉尼3歲,卡爾博尼更小,剛剛滿月。
已經41歲的伊布拉希莫維奇應該對這場比賽印象深刻,當時轉會尤文圖斯的他,被主帥卡佩羅和經紀人拉伊奧拉下了死任務,每場比賽都看看舍甫琴科和因扎吉的表現,看看人家是怎么一個賽季進這么多球的。
當年的國際米蘭正在莫拉蒂的掌舵下,盡管巨星不斷,每年都有大資金投入,但就是無法打破聯賽無冠的魔咒。羅納爾多的眼淚、維埃里的無奈,一連串的碰壁不僅讓球迷失望憤怒,球隊高層和球員也心態失衡。
2002-2003賽季的歐冠半決賽上,米蘭雙雄相遇,三軍用命國際米蘭先是客場0-0逼平對手。回到主場,米蘭的舍甫琴科先拔頭籌后,馬丁斯扳平,最后時刻藍黑軍團瘋狂反撲,卻不能扳平比分,只能看著死敵晉級后最終奪冠。
時隔兩年后的2004-2005賽季,米蘭兩隊再次在歐冠相遇,這次是在四分之一決賽。此前的比賽中,國米依靠阿德里亞諾的帽子戲法3-1擊退波爾圖,以總比分4-2晉級8強,AC米蘭則是兩回合雙殺曼聯。
2005年的4月7日,米蘭主場迎戰國米之戰中,依靠皮爾洛兩次奇妙的任意球助攻,舍甫琴科和斯塔姆頭槌破門,以2-0搶得先手。此時國米在聯賽中已沒有奪冠希望,全隊只希望能在歐冠中創造奇跡。
史無前例:全明星對決
2005年的4月13日,國際米蘭主場對陣AC米蘭。無論是以今天還是當時的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明星對決,兩隊首發的22人,以及替補出場的5名球員,都是世界一流甚至超頂級球星。
米蘭陣中,防線上有內斯塔與斯塔姆的最強組合,中場上皮爾洛、西多夫悉數出場,鋒線上舍瓦搭檔克雷斯波,身后還有卡卡的強力支持。
國米的國王阿德里亞諾出現在鋒線,馬特拉齊與科爾多巴組成中后衛,薩內蒂、貝隆、坎比亞索等阿根廷悍將出場。雙方的主帥是安切洛蒂和曼奇尼。賽前曼奇尼堅信球隊可以創造奇跡。
兩隊當年的出場陣容
AC米蘭(4312):1-迪達(73分鐘46-阿比亞蒂);2-卡福、31-斯塔姆、13-內斯塔、3-馬爾蒂尼;23-安布羅西尼、21-皮爾洛、20-西多夫;22-卡卡;7-舍甫琴科、11-克雷斯波(69分鐘 10-魯伊科斯塔)
國際米蘭:1-托爾多;4-薩內蒂、2-科爾多巴、23-馬特拉齊、16-法瓦利;14-貝隆、6-扎內蒂(46分鐘 11-米哈伊洛維奇)、 19-坎比亞索;18-基利岡薩雷斯(46分鐘 9-克魯茲)、7-范德梅德;10-阿德里亞諾(50分鐘 30-馬丁斯)
舍瓦的暴擊和國米的憤怒
比賽開始后,為了晉級國米瘋狂進攻,米蘭則寸步不讓。人仰馬翻的場面隨處可見,火藥味十足。
開場3分鐘,舍甫琴科就與馬特拉齊發生沖突,兩人口吐芬芳險些干架,雙雙被主裁默克口頭警告。隨后3分鐘內,安布羅西尼和基利-岡薩雷斯又因互相犯規,被出示黃牌。
之后兩隊加快進攻節奏,卡卡與貝隆的遠射都差之毫厘,焦灼之際,第30分鐘,舍甫琴科的外圍爆射先拔頭籌,打進個人當賽季歐冠第5球。這個進球將國米打進深淵,他們想要晉級,剩余的60分鐘要打進4球,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孤注一擲的國米發起潮水般的反攻,阿德兩次怒射差之毫厘,貝隆的射門被迪達飛身撲出,第37分鐘,坎比亞索禁區內疑似被卡福絆倒,但主裁并未判罰點球。
從慢動作來看,此球卡福確實存在犯規。這位之后“混亂煙花”留下伏筆。第45分鐘時,身背一張黃牌的安布羅西尼鏟倒馬特拉齊,但裁判手下留情。
下半時的情況更加慘烈,國米換上米哈伊洛維奇和克魯茲強攻,隨后阿德受傷被馬丁斯換下。藍黑軍團一度對米蘭形成圍攻之勢,馬丁斯的射門被迪達撲出后,彈在門柱上彈出,隨后米哈的兩次任意球都制造了威脅,可就是無法破門。
第71分鐘,國米看到希望之光,米哈的角球開出后,坎比亞索頭槌破門,阿根廷人還沒來得及慶祝,就被主裁取消進球,德國人默克的理由是,他在破門前克魯茲對門將迪達有犯規和干擾的動作。一向溫順的坎比亞索咆哮抗議,被黃牌警告。
進球取消和裁判對場面的失控,徹底激怒了梅阿查的國米球迷,他們向場地內大量投擲雜物,包括礦泉水瓶、打火機、硬幣,還有剛剛脫下的皮鞋、臭襪子,甚至有激動的球迷,直接將手機扔了出去。
比賽被迫暫停,內斯塔找到主帥默克交涉,他強烈抗議的同時,示意比賽已無法進行,因為米蘭的球員們正在面臨受傷的危險。
此時,米蘭門將迪達在清理本方禁區時,被一枚正燃爆的長筒形的煙花擊中右側肩膀,巴西人表情痛苦直接倒地,AC米蘭的隊醫飛速跑上來將他架出球場。
巴西人脫下球衣,隊醫開始用冰袋冷敷迪達的右肩。在確定無法堅持的情況下,米蘭只能用阿比亞蒂換下迪達。
永恒瞬間:兩個人的煙花,只剩下惺惺相惜
憤怒的國米球迷繼續發泄著,AC米蘭禁區內布滿了焰火和爆竹,焰火冒出的滾滾濃煙,幾乎淹沒了AC米蘭的球門,防爆警察這時候進入禁區內清理焰火,但不斷有新的焰火從空中砸下,全場煙霧繚繞,紅色的氛圍下,白煙裊裊升起,如夢如幻。
場邊的另一邊,主裁默克叫來雙方主帥曼奇尼和安切洛蒂交涉,馬爾蒂尼向第四裁判說明情況。國米隊長薩內蒂在隨工作人員清理場內的雜物,他不時的揮舞雙手,告誡球迷不要繼續破壞比賽,但無濟于事。
兩隊更多的球員在中圈聚集,坎比亞索還在為剛才的進球被吹耿耿于懷,西多夫在大聲的向他說著什么,馬丁斯用手比劃著和貝隆討論比賽,他希望獲得更多支持。
此時,國際足壇經典畫面出現了,第69分鐘剛剛換上場的魯伊-科斯塔,無奈的將雙手插在胸前,看著遠方的紅色煙花,慢慢走過來馬特拉齊,像老朋友甚至情侶一樣,很自然的將右臂搭在對方左肩上,雙方輕松的聊了起來。
其實就在比賽中斷前,因為一次搶斷,兩人剛剛怒目相向,用垃圾話對噴,但此時的他們,卻像一對久別重逢的老友,輕松的看著焰火表演。
馬特拉齊時不時的用手指向前方,似乎在說:“你看那,多么美麗,葡萄牙人則報以禮貌的微笑,好像說著:我看到了哥們,要不是這該死的比賽,我們真該好好坐下來喝一杯,我那可有不少好酒。”
兩隊高層以及警察為現場局面焦頭爛額之時,馬特拉齊和魯伊-科斯塔依然淡定的站著,他們笑著、聊著,如世外高人一般置身事外。
此刻,世界就像靜止了一樣,魯伊科斯塔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身旁的馬特拉奇,而馬特拉奇頻頻看著一頭卷發的科斯塔,嘴中喃喃自語:這球場太擁擠,太多人有秘密,球場上有焰火在被隱藏起過去。
科斯塔也望向對方回應:你臉上的情緒,像還原那場雨,梅阿查太過彎曲走不回故事里……
兩人不知過了多久,完全沉浸在焰火的圍繞中,直到隊友跑過來叫醒他們,馬特拉奇和魯伊-科斯塔才從夢境中醒來,不情愿的走下了球場。
一個人是快活,兩個人才是生活,兩個人都寂寞,倒不如一起寂寞。
賽后這張照片曝光后,不少國米和米蘭的兩隊球迷也認為,對方的球員和球迷,可能并沒有他們想象中那么可憎,每個人都有可愛溫情的一面,有時劍拔弩張互相攻擊,不如安靜的聊一聊。
提前結束:米蘭的狂歡,國米的落寞
局勢無法得到控制,國米球迷依然向場內投擲爆炸物和雜物,此時的米蘭球員退到更衣室,而他們的球迷在現場打出GAME OVER”(比賽結束)等標語。
防暴警察來到看臺后,暫時穩住了形勢,可當兩隊球員重新入場后,阿比亞蒂身后的看臺,再次扔進場地爆炸物,甚至還有雨傘等尖銳金屬,無奈的主裁默克宣布比賽提前結束。
米蘭球員想走向本方球迷看臺致謝,被教練和工作人員制止。國米球員則呆呆的站在中圈。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比賽,比輸球更令他們傷心。
國米球迷冷靜的認識到,球隊無法翻盤,卻無法冷靜的接受這一切,他們將怒火一股腦的扔進球場。而在場外,兩隊的球迷也發生了數起沖突。
在魯伊-科斯塔和隊友下場的瞬間,馬特拉齊還默默看著米蘭球員,渴望他們能再次回到場地。而魯伊科斯塔也時不時的看上馬特拉奇一眼,渴望下一次的重逢。
一切都結束了,隨后歐足聯重罰國米,判他們0-3告負。
足球之外:除了仇恨,還有溫情瞬間
足球是米蘭這座城市的名片,AC米蘭和國際米蘭兩支球隊,聯手在這里締造著歷史。在德比戰時,仇敵、恩怨、對立、慘烈,這些詞匯總會被高頻提起,球員們摩拳擦掌,球迷們躍躍欲試。
馬特拉齊和魯伊-科斯塔的經典合照,在常規邏輯之外,充滿美好和惺惺相惜。似乎是在告訴米蘭這座城市,除了仇恨和對立,還有溫情和感動。這種安靜的相處,淡淡的交談,比火爆的比賽,更容易讓人銘記。
如今的意甲進入亂戰時代,此前兩個賽季,國米和米蘭分別拿到冠軍,看到了復興的希望。曾經一度因戰績不佳黯淡下來的米蘭德比,重新火爆起來。似乎一切當年的因素
正是因為這次交談,馬特拉齊和科斯塔成為摯友,每次德比前,雙方都會調侃一番,然后聊起那年春天,那次意外的煙花表演。
馬特拉奇常透露,兩人會出來喝一杯,為各自老東家誰能奪冠爭執一番,然后哈哈大笑。
馬特拉齊和魯伊-科斯塔的經典,永遠定格在那一瞬間,相比“萬葉千聲皆是恨”的德比氛圍,在轉動的足球中,激烈的比賽間隙,總有一種感情和瞬間,讓人們可以微笑后感動和愜意滿滿,這可能就是足球帶來的真諦。
這次米蘭德比又會帶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