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6日電(徐銀)儲能產業作為能源結構調整的雙碳支撐產業和關鍵推手,在傳統發電、綠色輸配電、金融金融電力需求側、賦能服務輔助服務、戰略新能源接入等不同領域有著廣闊的海通恒信應用前景。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打造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 年底,儲能產業全球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37.2GW,標桿同比增長14.9%;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59.8GW,雙碳在全球規模中占比25.2%,綠色同比增長37.8%,金融金融增速快于全球。賦能服務為了實現“雙碳”目標,戰略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電力消費中的海通恒信比重,克服新能源發電不穩定對電網的沖擊,儲能發展勢在必行。
海通恒信作為境內首家上市的國企券商背景融資租賃龍頭,多年來始終以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業務領域涉及先進制造、交通物流、城市公用、能源環保、數據信息、工程建設、醫療健康、文化旅游等行業,并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推動國家“雙碳”目標實現。2022年,海通恒信與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次融租合作,逐步向全國儲能行業領域客戶拓展。

智慧能源規劃設計與建設,推動儲能產業發展
該新能源公司及其母公司是專業從事智慧能源規劃設計與建設的民營電力建設龍頭企業,擁有電力建設全部資質,業務覆蓋全國各省,下游客戶以央企、國企為主。該客戶在電力及新能源行業深耕多年,項目儲備資源頗為豐富,為了提升地區新能源消納能力、滿足電網供電需求,提高電網調峰能力,推動儲能產業發展,擬在區域內投資建設儲能電站。該項目占地面積為20000平米,總裝機容量為100MW/200MW.h,總投資46600萬元,建設期6個月,運行期20年,計劃于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設及并網。2022年末,海通恒信對通過公司綠色租賃認證的該儲能電站項目完成第一筆投放,保障了項目順利進行。儲能行業目前是國家大力扶持并推進的產業,也是海通恒信優先支持的業務方向。該創新項目的落地有利于海通恒信后續打通儲能行業產業鏈上下游,成為儲能電站生態金融服務機構,做大公司資產規模,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此外,該項目可復制性強,其分析方法、交易結構、風險緩釋方案更為后續該領域的同類型項目的推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國新能源電站建設市場潛力巨大,解決儲能電站建設的融資問題是其中關鍵一環,海通恒信在該項目上的創新模式能夠較好地適應當前儲能電站建設形勢的需要,后續可在行業內進行全面推廣,將公司打造成為儲能電站金融服務商標桿租賃企業。未來,海通恒信將繼續發揮資本橋梁作用和自身專業優勢,不斷探索金融服務國家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持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金融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