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回應慧泊公司貸款72億:未發生實際貸款,南寧已派審計組進駐)
南寧回應慧泊公司貸款72億 發布會截圖
近日,回應慧泊網傳“南寧慧泊公司貸款72億”,公司針對這一問題,貸款貸款5月23日南寧市委常委、億未已派常務副市長陳竑回應道:這是發生金融機構根據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慧泊公司未來25年經營權使用、實際審計收入的組進駐評估值,并沒有發生72億元的南寧實際貸款。目前已派專項審計組進駐慧泊公司,回應慧泊開展全面審計。公司
相關新聞
在報告提到的貸款貸款“多種措施”中,便包括向當地交警尋求合作:根據《南寧市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南寧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0年版)的億未已派通知》(南信辦〔2020〕5號)精神,道路停車泊位停車欠費行為已被列入南寧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發生但目前無獲取車主“車牌號、實際審計車主姓名/企業名稱、身份證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信息的相關行政規制。慧泊公司于2020年10月20日向南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去函請求提供車輛所有人機動車駕駛證及行駛證相關信息,但交警支隊未能提供相關信息。慧泊公司目前僅可提供欠費車輛的車牌號及欠費信息,但無法關聯車輛所有人的身份信息。
“多種措施”還包括,通過廣西電視臺、南寧電視臺、1074交通廣播、南寧晚報等媒體陸續曝光欠費金額較大的車輛信息。
而此次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的南寧市青秀區法院與慧泊公司今年5月8日簽訂的《合作備忘錄》,也同樣涉及追繳停車費。
據澎湃新聞稍早前報道,慧泊停車公司曾就這份“合作備忘錄”介紹稱:青秀區法院通過開通綠色通道給予慧泊公司大力支持,使慧泊公司訴訟案件能夠得到優先受理、優先立案、優先判決、優先執行,加快了司法訴訟追繳欠費的進度,有效防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另有公開新聞報道也明確提到此次簽署《合作備忘錄》的“意義”——對于惡意欠繳停車費等問題,南寧慧泊停車公司也通過雙方快速立案通道進行高效的信息傳遞,加快追繳停車費案件辦理,以法企合作保障國有資產顆粒歸倉。
5月19日,廣西新聞網發布消息稱,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合作備忘錄》內容進行了審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院經審查認為,青秀區法院與特定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5月19日已責成青秀區法院與慧泊公司解除了《合作備忘錄》。
此外,南寧市青秀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會,南寧市青秀區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梁芳燕,南寧市市政和園林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玄,南寧公交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賴洪,慧泊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郭智華等5人也已被予以停職檢查。
與此同時,深陷輿論漩渦的慧泊公司已被停止運營、停業整頓、接受審計,并由南寧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寧公交集團”)接管其城市道路停車泊位運營管理業務。此外,南寧市審計局也派出審計組,自5月21日至6月15日進駐該公司,對南寧市道路停車泊位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