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月1日起,月日業人員參上海市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將放寬戶籍限制 )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佳瑛參與“2023民生訪談”節目。起上受訪者 供圖
隨著市場環境和人們就業觀念的海市戶籍不斷變化,不少人走上了更為多樣化的靈活靈活就業道路。但是放寬沒有固定的在職單位,靈活就業人群如何參保?上海市為靈活就業人群提供了哪些服務?
今年3月1日起,限制《上海市就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月日業人員參這是起上上海時隔17年再次修訂促進就業地方性法規,并且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設立“靈活就業”專章。海市戶籍
4月28日上午,靈活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佳瑛在“2023民生訪談”節目中提到,放寬通過《條例》的限制制定和實施,從5月1日開始,月日業人員參外省市戶籍在上海的起上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和上海戶籍靈活就業人員一樣,按照同樣的海市戶籍規則,參加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出行、外賣、同城貨運等就業形態都可以參與,得到相應保障。
楊佳瑛介紹,上海當前大約有300萬名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類型很多,需求很大。除了參保之外,《條例》還明確了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公共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的范圍。靈活就業人員同樣可以在有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參加一些社會化職業技能評價項目的培訓,獲得職業等級證書可以按照補貼標準享受補貼,和其他就業形式是同等待遇。
節目中,楊佳瑛還重點介紹了上海公共招聘新平臺。這一平臺專門開辟了靈活就業零工信息專區,專門發布各類兼職、小時工、新業態新崗位,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免費高效的人崗匹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