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學了,勞動學校課程有哪些變化?考試內容又有哪些變動?8月30日,新學期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江蘇級新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至年增課綜合通知,提出嚴禁組織“幼升小”“小升初”以及以分快慢班為目的實踐的“分班”考試。另外,活動明確自2024年開始,勞動實施具有江蘇特點的新學期全省中考統一命題辦法。
新開的江蘇級新“勞動”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
自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至年增課綜合義務教育一至九年級開設“勞動”課程,實踐每周不少于1課時。活動各學校要在保證勞動課程課時、勞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新學期同時,推動勞動教育的江蘇級新整體實施,加強對學生在校內勞動的統籌,利用班級衛生、宿舍衛生、包干區、食堂志愿服務等渠道,增加學生的勞動實踐,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出力流汗”。
小學一至六年級繼續開設“科學”“道德與法治”課程,2022學年、2023學年使用現行教材,2024年秋季學期自起始年級開始使用修訂后的教材。
自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義務教育一至九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周不少于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可分散安排,也可以相對集中安排。要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班團隊活動、科技文體活動、課后服務、興趣小組活動等的統籌實施,提高課程整合水平。
2022年秋季學期繼續在義務教育三至九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總課時數不少于規定要求。2023年秋季學期自小學三年級、初中七年級開始,將現有“信息技術”課程調整為“信息科技”,使用修訂教材。其他國家課程自2024年秋季學期小學、初中各課程的起始年級開始,使用修訂后的國標教材。
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課程實施質量
根據課程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準確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方向和實施要求,在全省層面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總體指導,打造教學新常態。
其中,文化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要堅持以學習任務為中心,改變機械灌輸、死記硬背的偏向,組織學生在目標引導下,完成主題式、項目式的學習任務。
體育與健康課程要通過教學改革,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要在省、市、縣三級組織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堅持“教會、勤練、常賽”,進一步明晰體育的價值、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藝術類課程要堅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改變單純注重知識和技藝的傾向,培養學生藝術素養,保證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
勞動課程要以學生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為中心,注重動手實踐、手腦并用,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勞動實踐過程,在“出力流汗”的過程中,習得勞動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與品質,感悟和體驗勞動價值,培育勞動精神。
各學科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時要不少于本學科課時總量的10%。
嚴禁組織“幼升小”“小升初”等考試
嚴禁組織“幼升小”“小升初”以及以分快慢班為目的的“分班”考試。小學一二年級不得進行紙筆考試,小學三至六年級、初中各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各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
不得針對小學各年級和初中非畢業年級組織區域性、跨校際的考試。各學校不得組織周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不得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
此外,深化中考改革,堅持中考“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高中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的定位。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完善和優化全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建設,堅持提高過程性評價在高中學校招生錄取中的實際應用。對中考組織時間、總分值、考試時長等進行相對統一的安排,減小各市中考方案的差異性。
加強理化生實驗技能、藝術素養、體質健康水平考查的研究與探索,分類形成實施方案和評價標準。完善全省初中畢業生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的組織機制,進一步發揮教育考試部門的主管職能。從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出發,完善高中學校招生辦法。
加強中考命題評估,提高命題質量,進一步發揮中考對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加強研究與規劃,形成具體方案,自2024年開始,實施具有江蘇特點的全省統一命題辦法。
現代快報+記者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