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小的上鎖快遞電子運單,卻關系著每個人的人信信息安全。4月13日記者采訪得知,息快沈陽市年快遞業務量已經超過7.65億件,遞電快遞電子運單加密已在沈陽落地實施,運單針對個別沒有達到標準的加密,沈陽市郵政管理局將加大檢查和監管力度,處理筑牢快遞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屏障。上鎖
加密處理個人信息
讓市民放心了許多
《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日前正式發布。人信根據快遞新國標,息快快遞電子運單要避免顯示完整的遞電收寄件人姓名、聯系電話、運單地址等個人信息,加密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一個漢字以上,處理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上鎖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
4月13日,記者走訪了和平區、沈河區部分快遞驛站發現,目前市民收到的快遞包裹上,大多數的電子運單已對個人信息進行了加密處理。聯系電話一般隱藏了4位,名字隱藏了1個字或2個字,地址多數只顯示某小區,沒有具體單元戶室號。
在和平區一家菜鳥驛站取件的市民周女士表示,以前收到快遞后,都是將運單撕下來或者用筆進行涂抹,把個人信息處理好之后再扔掉外包裝。現在快遞運單能夠加密處理,讓人放心了許多。
在發件環節,個人信息也要進行隱藏。一位在網購后辦理退貨業務的市民說,發快遞要求出示身份證進行實名制登記,姓名和聯系電話都要寫清楚。如果電子運單不加密,信息很容易泄露。“現在國家有了明確要求,我們消費者特別支持。”
通過專用設備掃碼
才能獲取加密信息
記者當日采訪獲悉,順豐、京東等快遞企業早已在沈陽開始試點“隱私面單”,對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加密。在一家快遞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不論是在小程序還是網點下單,快遞面單都不會顯示寄件人信息,收件人的手機號碼也會默認隱藏。如需隱藏收件人姓名或地址,仍需手動選擇。而在末端配送環節,快遞員需要通過專用設備掃碼后,才能獲取加密后的客戶信息。同時,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也已經行動起來,對快遞電子運單上的用戶信息進行隱藏。
“電子運單加密后,對于快遞網點來說,在末端派送以及問題件處理環節,會帶來一些不便,不過我們已經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嚴格按照規定來執行。”一家快遞網點負責人說。
加強監管力度
保護個人信息
快遞電子運單是寄遞活動的重要單據,沈陽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的出臺,對于推動郵政快遞服務升級換代,加快快遞擴容增效和數字化轉型,保護快遞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新國標從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等三個方面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杜絕非法泄露、買賣寄遞服務信息的現象出現。
此前,沈陽市快遞企業在電子運單個人信息加密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但在執行層面沒有統一標準可以參考。“新國標對電子運單加密提出了明確要求,接下來我們將加大檢查和監管力度,持續強化、完善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讓用戶收寄快遞更安全放心。”沈陽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
高級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