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沈陽市商沈陽中歐班列開行347列,局外開增長速度保持東北第一、推進全國前列。高水張文魁攝
4月25日,平對在“沈陽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12+1’賽道一季度工作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上,放中市商務局副局長趙卓青表示,展現今年一季度,新作市商務局會同各相關部門、沈陽市商各地區及開發區(園區),局外開以“起步就是推進沖刺、開局就是高水決戰”的責任感,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平對對外通道、放中平臺載體、展現對外貿易等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地。
招商選資發力
引進項目增量提質
冬季大招商強勢展開,全市組織各類招商推介活動達到253次。成功舉辦了2023年首批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活動,494個項目會上簽約,投資總額5329億元。成功召開了央企合作對接會,簽約33個央企項目,投資總額2633億元。組織中俄經貿合作產業園推介會,中國—俄羅斯地方產業合作促進中心等40個項目簽約,3家俄羅斯企業落戶。境外招商積極活躍,有序推進中德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19個項目簽約。
京沈合作向縱深推進,舉辦京沈合作數字產業對接會等10余場交流互動活動,新簽約了中科(遼寧)基因工程等14個京沈合作項目。光谷中電智谷等20個新項目在今年開工建設。
重大項目加快簽約落地,一季度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0.4億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52%,總量全省第一;引進到位內資703.34億元,增長12.8%,完成全年任務的41.2%。
拓展通道用力
陸海空網通道多維延伸
加緊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研究制定沈陽市加快推進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三年行動方案和年度計劃,明確了6個方面25項重點工作任務。
開拓空中通道。法蘭克福寶馬貨運包機和慕尼黑寶馬公務機航線成功首飛。已恢復東京、大阪、首爾、香港4條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每周航班新增加12班。一季度,全市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增長57.4%。
延伸陸上通道,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首發運營,中歐班列鐵路公共物流服務平臺正式獲批開展全國性建設試點。RCEP國家與歐洲國家轉口貿易列車首發開通,實現中老貿易專列與中歐班列通道對接。今年一季度,沈陽中歐班列開行347列,增長速度保持東北第一、全國前列。
拓展海上通道,一季度與大連港、營口港海鐵聯運集裝箱到發量實現10740標箱。
完善網上通道,加快“跨境+直播+線下體驗”融合發展,引入淘分銷、快手跨境直播供應鏈等平臺企業,推進開通跨境電商波音747全貨機洛杉磯航線。一季度,跨境電商交易額達4.75億元,增長18.9%。
搭建平臺助力
開放資源有效整合
自貿區創新發展提速,編制臨空經濟區總體發展規劃和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知識產權直通車”等8項制度創新成果獲全省復制推廣。
推動開發區進位升級,全市3家經開區被授予十佳省級經開區,7家經開區被評為示范省級經開區,數量列全省首位。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排名升至第16名,創歷史最好成績。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圍繞95項試點任務,制定三年實施方案和年度試點工作任務措施清單,建立“1+11+N”工作推進機制。
助企服務加力
外貿轉型邁上新臺階
爭創外貿新平臺,沈陽市獲批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大東區、自貿區沈陽片區獲評首批省級進口貿易促進示范創新示范區。
加強外貿企業服務,組織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開展銀企對接,助企融資紓困。會同沈陽海關開展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春熙行動”,舉辦AEO制度及外貿政策宣講會,參會企業超300家,線上直播參會近10萬人次。
推動外貿轉型升級,一季度,機電產品進出口264億元,占全市比重達到83.3%;服務外包執行額1.8億美元。
下一步,市商務局將以完善通道平臺為切入點,緊緊錨定招商選資、外貿穩增長、平臺進位升級、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重點目標任務,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項行動中探索新實踐、展現新作為、彰顯新擔當,為沈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