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石朕
今年以來,打造預制菜備受關注。海集群大連物產和美食廣受海內外好評,農產擁有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品預良好基礎和優勢,多家企業也在當前機遇下摩拳擦掌。制菜在昨日召開的產業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多位政協委員針對預制菜產業發展建言獻策,打造不約而同提出要利用好大連海洋產業優勢,海集群打造萬億級海(農)產品預制菜產業集群,農產打造“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品預
引導預制菜中小企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
大連素來享有“海鮮名城”“遼參之都”的制菜美譽,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產業海(農)產品加工集散地,大連擁有1300余家冷鏈加工類企業,打造年加工量超過320萬噸。海集群目前,農產大連預制菜產業初具規模,瑞馳食品、蓋世食品、浩和食品等企業已跨入國內預制菜賽道第一陣營,全市年加工以海鮮為主的預制菜產值近百億元,居國內前列。在九三學社市委會提交的提案中分析認為,大連打造“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
九三學社市委會建議,開展預制菜優質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分類建立企業培育庫,推動重點預制菜企業做優做強,提升其產品研發、貯運流通、品牌培育、標準化生產、市場營銷等水平,創建示范企業,強化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深入實施“頭雁”企業培育行動,“一企一策”培育壯大鏈主企業,同時完善中小企業孵化體系,構建“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梯次發展格局,引導預制菜中小企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
引導預制菜企業融入新零售市場和探索新銷售模式
近年來,海洋經濟成為拉動大連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發掘與發展具有大連地域特色的海鮮預制菜產業,做強我市海洋經濟品牌,具有特殊意義。
民革市委會建議,可以深度挖掘遼菜特色與大連海產品預制菜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建立覆蓋全省的預制菜產業發展協調機制,探索建設大連海產品預制菜產業發展平臺,打通科技創新、營商服務、市場推廣等環節壁壘,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和市場轉化效率,打造共享冷鏈倉儲、共享物流體系等配套支持服務。
關于市場推廣環節,民革市委會認為,引導預制菜企業融入新零售市場和探索新銷售模式。比如,鼓勵全省商場、超市、便利店、火車站、機場設立“大連海鮮預制食品專區”,拓寬預制菜品牌營銷渠道。鼓勵企業積極開拓無人零售、移動電商等新興營銷方式,并對相關企業給予政策扶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預制菜電商基地,引導企業利用“線下產業+現場消費”,貫通產業上下游,形成戰略咨詢、品牌營銷、直播電商、供應鏈整合、人才培訓等多位一體的產業配套。讓“大連海產品預制菜”在滿足口感味道、安全營養的基礎上,能以主流消費方式,擺上更多消費者的餐桌。
構建大連海鮮預制菜供應鏈平臺
“預制菜的未來發展靠的不僅僅是成品,而是一整套‘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數據流’有效協同的供應鏈體系。構建大連海鮮預制菜供應鏈平臺有助于整合產業資源,協同上下游企業,以信息化、電子商務、大數據為手段來實現‘三產’高度融合。”提到大連海產品預制菜產業發展平臺,引起了市政協委員、旅順口區政協主席姜利的共鳴。
姜利建議,構建集合供貨商賦能于渠道商并共同服務于顧客的S2B2C大連海鮮預制菜供應鏈平臺,提供標準化的一站式服務,在線撮合、在線訂單、在線拼箱、在線發貨,利用AR等科技手段為品牌商品賦能,提升消費體驗,增加產品競爭力,利用流通大數據為工廠賦能,按消費需求生產。此外,姜利還建議,構建大連海鮮預制菜零售連鎖品牌,以方圓五公里為服務半徑,建造1000平左右的社區中央廚房,滿足數十萬人的餐飲需求,從海洋工廠到社區廚房,實現最短的交付距離,為消費者提供最具性價比的商品。“待實踐成熟后,可以通過連鎖模式,面向全國推廣大連海鮮預制菜。”姜利期待。
布局預制菜產業園區打造預制菜產業發展聯盟
預制菜產業在大連已經初具規模,市政協委員、大連世紀京泰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斌茂在發言中舉例甘井子區,該區預制菜企業達12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家,瑞馳、遼漁、金百味、桃李食品、麥花食品等企業的生產加工能力及市場占有率,已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
胡斌茂認為,應該打造高端預制菜產業園,推進預制菜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按照“整體謀劃、分區布局、產業鮮明”的總體要求,引導預制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分行業、分區塊集聚發展,形成“一區多園”總體布局,力爭成為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園區。同時,組建預制菜產業發展聯盟,整合預制菜經營主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物流公司等單位,研究行業標準和發展路徑,引導預制菜產業規范有序、可持續發展。“預制菜產業鏈長、流程多、環節復雜,從供應管理到品質把控再到市場銷售都存在管理難題。”胡斌茂建議,借力工業互聯網,支持預制菜產業龍頭企業數字化升級,運用區塊鏈技術把產業全流程、全環節、全系統數字化,實現預制菜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