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謝雁冰 黃鈺欽)針對聯合國就常規彈藥管理問題達成“全球框架”,全球框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聯合理問框架將有效填補彈藥管理國際機制“空白”,國常規彈成為常規軍控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藥管有里意義進展。
有記者提問,題達據報道,成中程碑6月9日,全球框架聯合國就常規彈藥管理問題達成“全球框架”。聯合理問框架被稱為“拯救生命的國常規彈文書”,將為彈藥問題全球治理提供整體性安排。藥管有里意義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指出,題達近年來,成中程碑彈藥庫存管理意外事故頻發,全球框架不負責任的聯合理問彈藥出口有增無減,不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國常規彈而且助長武裝沖突、恐怖主義和跨國有組織犯罪。
他介紹說,在此背景下,第76屆聯大授權成立常規彈藥問題開放式工作組。經過近兩年艱苦談判,各方最終達成《常規彈藥全壽期管理全球框架》(以下簡稱“框架”)。框架將有效填補彈藥管理國際機制“空白”,成為常規軍控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進展。
汪文斌表示,中方以建設性姿態參加工作組歷次討論,為推動框架達成發揮了重要協調作用。在中方倡議下,框架最終寫入“不向非國家行為體出口彈藥”等理念,充分表明國際社會對加強彈藥管控的決心。
“未來,中方愿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進一步與各方就彈藥管理問題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汪文斌說。
當天另有記者提問,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數據,今年一月中國核彈頭保有量同比增長60枚,已增至410枚,該研究所指出“中國已開始顯著擴大核力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方一直稱“始終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這個想法有沒有變化?所謂“需要的最低水平”是否隨著安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汪文斌回應稱,中國一直堅持自衛防御核戰略,始終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不針對任何國家。中國恪守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無條件承諾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是唯一采取這一政策的核武器國家。中國將繼續堅定致力于維護自身正當安全利益,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