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米,來年輕的播點女性創業者,波點音樂產品負責人。兒音
她和團隊篤定要做好的,只有三件事:聽歌、兒音找歌、來實現用戶的播點情緒價值。
三年前,波點音樂正式上線,兒音這款典型的輕量級 App 以極簡的產品體驗令用戶倍感清新:沒有五花八門的冗雜功能,只有一目了然的播放頁,需求簡化再簡化,上下滑動切歌,左右滑動選擇視頻,指尖輕觸,便可在音樂中自在遨游。
在流轉迅速、駁雜多端的高度數字化信息時代,純粹,愈發成為一種奢侈。
波點音樂的創意來源,其實就是“播點兒音樂”。“波”是物理學概念,屬于量子糾纏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代表未來,取諧音為“波點音樂”。這款產品是 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眾多鼓勵創新的嘗試之一,主要目標用戶是 Z 世代“95-00 后”群體,以回歸音樂之本、為年輕人打造精神自留地作為最重要的競爭力。
在產品迭代的過程當中,波點音樂的產品負責人肖米和團隊顯得極為克制,不趨同盲從,也不刻意迎合,仿佛是在冷靜地觀察潮水的方向,并不急于一時。
直到去年年底,波點音樂 3.0 版本上線 —— 這一次,它展現出了突破自我的態度:從“播點音樂”的陪伴者,向著探索音樂社交之路邁進。
Z 世代年輕人的需求瞬息萬變,如何精準觸達用戶的所思所想?如何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發展判斷?如何“穩、準、狠”留住年輕一代用戶?一經入局就斬獲諸多獎項、短時間內成為行業黑馬的波點音樂,儼然有一定的發言權。
在 Z 世代“最懂你的心” 高效精準拿捏用戶痛點
在波點音樂產品負責人肖米看來,波點音樂是一個擁有獨立音樂人格的 APP,“產品是骨架,內容是 App 的血液,更是 App 的性格。你想要塑造好一個人的性格,就找有趣的靈魂來塑造它就好了。我覺得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找有趣的靈魂,第二是我堅持這個人設,我一直堅持這件事情,不要被別的事情改變。”
肖米精準地捕捉到,必須要讓年輕人來到波點音樂,就一眼發現這是“自己的地方”。波點的優勢,就在于捕捉 Z 世代的用戶痛點。于是,她和團隊以“情緒”為聽歌入口,讓這款處于創新賽道的音樂播放器持續趨向更佳。
用戶需要更簡單更方便,也需要更豐富更刺激。作為純粹聽歌的天地,波點音樂不追求短視頻的流量效應,都是全曲播放。也沒有“聽書”等長音頻,只是播放音樂,猶如紅極一時的 iPod,功能極簡。同時,波點音樂推行音樂可視化,以沉浸感緊抓用戶注意力。每一首歌都配有可同步播放的視頻,相當于是“音樂背景”。視頻不一定是 MV,很多都是針對手機豎屏視圖的定制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數據無處不在的當下,一旦收聽了某種或幾種類型的歌曲,系統便會自動“推算”出用戶喜好,積極響應,推送可能感興趣的歌曲。久而久之,用戶仿佛被禁錮住了探索的步伐,失去了收獲意外驚喜的自由。
波點音樂則以用戶偏好為方向,積極打破繭房,將選擇權交給用戶:既可以選擇系統默認推薦,也可以選擇涉足未知領域,換換口味。波點音樂還為用戶提供了詮釋“用音樂回答生活”的話題廣場,從聽歌當下的情緒出發,滿足年輕一代用戶情緒共振與精神訴求,制造新的音樂社區形態。這些基于大數據算法的用戶體驗優化,對于熱衷于追逐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貼心的考量。
全方位注入社交屬性 年輕人因音樂而共鳴
打游戲、樂隊、追劇、漢服、電音……
Z 世代活躍于各種主題的小圈層,并積極展開豐富的線上線下社交活動。對于年輕人對于同頻社交的強烈訴求,波點音樂 3.0 嘗試用音樂予以回應,推出了全新的核心功能“波波宇宙”— 音樂場景的同好社交版塊。
“之前一直謹慎地探索音樂社交,因為我們認為音樂是陪伴者,是在人比較孤獨時會使用的產品。但是慢慢積累我們發現,音樂的意義也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肖米特別強調,年輕人有較強的社交欲望,擅長用音樂去表情達意,音樂的妙處就在于有時說不清楚到底是心情跟著音樂走,還是心情在尋找音樂。
通過首頁播放界面,用戶即可進入“波波宇宙”,與同頻值高的音樂同好建立聯系,比如“想戀愛”“深夜黨”“杰倫粉”等等。
這一功能會根據大數據和興趣標簽,將同頻值的用戶分成小群,幫助用戶邂逅同好。同時也支持自定義狀態,以期實現更為精準、富有個性的推薦。
如此一來,有相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人可以在云端相遇,更自然地去找到 Soulmate。以學生群體為例,波點音樂團隊將其對音樂社交的需求歸為四類:
一是荷爾蒙的社交,需要擴列或是要找尋聊得來的異性朋友;
二是同好社交,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去共事;
三是同病癥的社交,比如失戀、社恐、失眠等等的相互療愈;
四是學習社交,比如一起自習、一起蹭課、分享課程表等等。
波點音樂 3.0 全新升級的側邊欄 With Music 專區,同樣是基于對年輕人心理需求的深入了解。這里集合了多種具有社交屬性的音樂房間,用戶可以選擇創建或收藏房間,比如“聽一下你心中最佳單曲”“深夜 emo”“一起學習”“開車電臺”等等。
在電子木魚火爆網絡的同一時期,With Music 專區上線了“電子佛祖”,用戶可以在這里紓解壓力。而在“睡眠廣場”,用戶還可以選擇科學助眠、明星哄睡,更好更快入睡,同時支持切換狀態標識、并選擇“睡姿”,不僅可以互道晚安,還可以和隔壁用戶互動。音樂,讓 Z 世代的年輕人不孤單。
每當聽到喜歡的、或是有感觸的音樂,年輕人往往想要分享,讓更多人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個看似簡單的功能,也引發了波點音樂幕后團隊的細致思考:對于 Z 世代來說,難道音樂分享就只有點擊按鈕、完成發送這一種方式嗎?
波點音樂“音樂合照”功能應運而生,用戶在分享音樂的同時,可以用個人照片配合多種風格的模板,生成一張專屬的音樂合照海報,和喜歡的歌曲來一張“合影”—— 年輕人崇尚自由,拒絕乏味,分享,也要個性化。
不拘一格跨界共創 創新時代體驗為王
音樂 App 還能玩出什么新花樣?
波點音樂以一個個另辟蹊徑的答案,在用戶腦海中留下別具一格的記憶。
年輕人們熱衷于在社交網絡分享個性“大片”,波點音樂便聯手美圖秀秀跨界合作,給照片加上 BGM,打開了一種時尚的 PO 圖新方式。打開美圖秀秀,在任意搜索框搜索“波點音樂”,就能抵達“一起聽小組件”元素的海報模板。此次跨界合作,成功地引起了 Z 世代的社交分享共鳴,實現了非全網曝光 3000w+。
像這樣的跨界“搞事情”,在波點音樂近期的發展布局當中屢見不鮮。團隊還聯合了同樣具有年輕爆款基因的一點點奶茶”,“波 1 點點奶茶 跟對的人 分享快樂”—— 的上線。此外,波點音樂還圍繞“熱辣人生”主題,聯合麻辣花生界“頂流”上線“黃飛紅’s 麻辣歌單”;借助音樂的旋律、創意視覺與歌詞載體,在品牌與用戶之間達成精準連接。
就在上個月,波點音樂還上線了頗具文藝范的“天氣開屏”功能,用戶只需更新至 3.1.4 版本,即可驚喜發現:打開波點音樂 APP,一張美輪美奐的天氣畫面隨即呈現在眼前。用藝術感十足的圖片替代傳統的文字天氣預報,個性十足,還能傳遞較強的審美價值,頗具設計感和文藝范,瞬間便能戳中用戶內心。
創新時代,體驗為王。隨著瞄準年輕用戶的音樂 App 不斷更新迭代,市面上的大多音樂 App 涵蓋的功能越來越多,“回歸初心”屬實不易。而波點音樂的純粹,正在于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著,于產品團隊而言,他們打造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音樂氛圍感;于用戶而言,也愈加感受到了“用戶為王”的美好體驗感。
波點音樂產品負責人肖米曾說:“唱片轉圈,已經是過去時的東西了。”
“從年輕人中來、到年輕人中去,天馬行空又腳踏實地,輕裝上陣、高效落地”,是 TME 內部對這支孵化自創新組的小而美團隊的評價。
相信不斷帶給用戶以驚喜的波點音樂,會成為 Z 世代年輕人的青春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