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Info
李景亮 × 許知遠:明天發生什么不知道,你只做好今天
李景亮 × 許知遠:明天發生什么不知道,李景亮×你只做好今天 「設為星標??」 MMA(Mixed Martial Arts)即綜合格斗,許知對戰雙方在特定場地內進行一對一徒手對抗,遠明規則開放、不知以壓倒性制敵為目的做好。高超的今天技術、過硬的李景亮×心理素質和無所畏懼的勇氣是制勝關鍵。 本期《十三邀》,許知許知遠走進八角籠,遠明以這個 70 平方米的不知迷你“角斗場”為基點,卷入一個異常陌生的做好敘事。他的今天“教練”李景亮在中國內地 MMA 賽事中保持不敗戰績,被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李景亮×世界上最頂級職業綜合格斗賽事官方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許知中國男子選手”。 被格斗界的遠明拳迷稱為“吸血魔”,教練張鐵泉眼里,李景亮擁有驚人的意志品質。在極其不利的形勢下,他很少拍墊認輸,會堅持到失去意識被迫終止比賽。 2022 年 9 月 11 日,李景亮在裁判極具爭議的判定下負于美國選手羅德里格茲( D. Rodriguez ),由于二人體重差達到約四公斤,這樣極不公平的配對在賽前已經引發了諸多討論。本計劃再戰一場,因為傷病,李景亮未能在半年后的邁阿密亮相。“這么長時間,這么多人都為了我(一個人)。”他很懊惱。 不過李景亮的心愿其實一直都是擁有自己的田園和牧場。回到家鄉,坐在田坎邊上,李景亮說教練的那句“用辛勤的汗水灌溉勝利的果實”一直刻在自己的腦海里,這個道理種地和打拳通用。 ▼ 點擊觀看本期視頻 ??綜合格斗小史 Pankration 時期: 力量、勇氣與信念, 個人能力的集中彰顯 希臘神話里,英雄赫拉克勒斯和忒修斯在戰斗過程中同時使用摔跤和拳擊的格斗術被稱為 Pankration ,即“所有的力量”。徒手格斗項目隨之出現在古奧運會賽場上,不存在重量區分,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具體規則,運動員可以靈活使用拳擊、摔跤、關節鎖、地面絞等技術擊倒對手,直到一方無力還擊或主動認輸。 選手們在比賽中展現的力量、勇氣和信念是個人能力的集中彰顯,對于「尚武」社會而言,提前認輸被認為是不光彩的。一聲令下,賽場上的人只有對抗這一種選擇,為了讓比賽精彩,裁判們還會使用棍棒敲打督促交戰雙方。因此一開始,比賽多數要等到一方完全無法繼續進行比賽才終結,甚至出現選手在比賽中直接打死對方的極端情況;還有人贏得比賽后當場身亡,裁判只能把花冠放在他的尸體上。 而古埃及、印度以及古代中國、日本也都陸續出現過類似的混合格斗比賽。
注 古希臘角斗 vale-tudo 到 be water: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競技體育對暴力的限制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現代體育制度確立后,隨著賽事景觀化,大眾媒體的報道煽動起英雄崇拜,更具技巧性的球類運動和更具觀賞性的體操、游泳成為新主流,戰勝者的鮮花、戰敗者的悲劇、以牙還牙的意志等傳統格斗的價值特征保留了下來。 進入二十世紀,巴西的格雷西家族(Familia Gracie)首創的現代綜合格斗比賽被視為 MMA 的雛形。在當時這項比賽叫“vale-tudo”,意為“無限制”。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李小龍倡導格斗的自由性與本能性,提出最優秀的格斗者應該將任何格斗技巧融會貫通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即“be water”的武術哲學,“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他還首創比賽時使用的分指拳套被 MMA 沿用至今。許多人都視他為當代綜合格斗的鼻祖。
注 《龍爭虎斗》劇照 UFC 時期: As Real As It Gets! 1993 年 11 月 2 日,美國科羅拉多州首次舉辦綜合格斗冠軍賽(UFC),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公認的綜合格斗頂級賽事。2010 年,內蒙古綜合格斗運動員張鐵泉成為首位征戰 UFC 的中國選手,李景亮則是第三位直接簽約 UFC 的中國男子格斗運動員。 女性以選手而非“show girl”的形象正式出現在綜合格斗場上要等到千禧年過后,日本成立 Smackgirl 比賽。近年來,UFC 開始大力推廣女性格斗比賽,2019 年 8 月,張偉麗以 42 秒 TKO 對手,奪得 UFC 草量級(115 磅)世界金腰帶,成為中國首個、也是亞洲首位 UFC 世界冠軍。 UFC 發展至今僅三十年,業已風靡全球,規則也逐漸統一化、清晰化: 統一使用八角籠作為比賽場地:設計理念源于古羅馬角斗用的四方形鐵籠,每個內角均為 135 度,場地面積、空間上都大于傳統拳臺并采用圓形鐵網取代圍繩,選手們可以最大限度運用技術,沒有翻出臺面的顧慮,比賽也因此更為激烈; 參賽選手可以使用多種格斗技術:拳擊、巴西柔術、泰拳、摔跤、空手道、柔道、散打、截拳道等,但是禁止襲擊后腦勺和襠部; 時間限制:晉級賽采用三局制,冠軍賽采用五局制,每局五分鐘,回合期間休息一分鐘。 結果裁定: KO(Knockout),擊倒致勝,源于拳擊運動,但 MMA 比賽中裁判可以根據現場情況直接裁定無需數到 10; TKO(Technical Knockout),指一方創傷嚴重,裁判出于保護選手的目的強行終止比賽; 降服:一方因疼痛或窒息而屈服、拍墊認輸。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雙方勢均力敵則需要參考裁判打分情況裁決輸贏。場外有三位裁判進行評分,根據選手每回合的技術表現給出相應分數,滿分為 10 分,結果以每回合分數加總。
注 《傷痕累累》劇照 以體重劃分量級:在劃分比賽級別以前,多數情況體重越重越有優勢。古希臘有許多運動員在賽前制定特殊食譜增重,據說有摔跤手為了能在場上速戰速決、一擊克敵,每天吃九千克的肉和面包,喝八升葡萄酒。 與之完全相反,今天的格斗選手們往往需要通過人為減重的方式讓自己盡可能不因客觀原因先天處于劣勢,等肌肉能量恢復后,以絕對體重和絕對力量壓制對手。已故的 UFC 明星選手安東尼·約翰遜(Anthony Johnson)在職業生涯中打過橫跨 70—120 公斤四個重量級別的比賽,被格斗迷稱為“減重哥”。 節目中詳細記錄了格斗選手巴哈特的脫水減重過程:通過運動排汗并斷水斷食 12 小時后,還要穿上加厚特制服,在桑拿房里繼續榨干身體水分。 ?? 現代社會,我們習慣依賴理論與經驗指導行為邏輯,似乎遺忘了人類在面對困境和敵人時,最本能的反應里蘊藏著的樸素哲理。 ???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