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Info
返回
A股“智慧管廊第一股”君逸數碼迎來申購
7月26日,股管廊購“智慧管廊第一股”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逸數碼”)在創業板上市。智慧君逸數碼是第股一家專業的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采用物聯網、君逸云計算、數碼大數據、迎申人工智能、股管廊購BIM 等新一代信息應用技術,智慧為客戶提供集“應用軟件定制開發”和“智能化、第股信息化系統集成服務”為政府機關、君逸國有企業、數碼事業單位等用戶提供智慧市政、迎申智慧管廊、股管廊購智慧公安、智慧智慧交通及智慧樓宇、第股智慧場館、智慧金融安防、智慧校園等領域的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從業績看,公司近五年來營收和凈利潤都保持了穩健正增長,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4.1億元和7225.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5.77%和7.11%。2023年上半年,公司延續增長態勢,預計營收同比增長2.93%到28.66%,凈利潤同比增長5.14%到21.18%。
智慧化的萬億級地下管廊賽道
招股書顯示,智慧管廊成為公司未來幾年重點發力方向。城市綜合管廊是通過將電力、 通訊、給水、熱水、制冷、中水、燃氣、垃圾真空管等兩種以上的管線集中設置到道路以下的同一地下空間而形成的一種現代化、科學化、集約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智慧管廊是地下綜合管廊智慧化、信息化的產物,是智慧城市重要的構成部分。根據國標《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要求,建設地理信息系統和統一管控平臺,綜合管廊的建設應向智慧化方向發展,通過結合BIM、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建設智慧管控一張圖,智慧運營服務、智慧應急、大數據分析等系統平臺,覆蓋綜合管廊項目全生命周期,實現綜合管廊規劃、建設、 運行、維護及管理、服務的智慧化,保障綜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高效、 智能、綠色,從而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和城市運行能力。2015年以前,我國綜合管廊建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的城市,以新城、試點建設為主,城市中心區綜合管廊建設工作進展較緩慢。自2015年起,國務院多次發文指導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根據住建部及各省市政府網站公開數據,截至2020年6月,全國已有31個省或直轄市公布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規劃,合計擬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12,000公里以上。與此相應的是,我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規模也與日俱增,根據住建部《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94.7億元增加至2021年538.9億元。“智慧管廊管理系統”的開發和運用,革除了傳統運維管理方式的不足,保障了城市管線安全運行,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化水平,推動城市智慧管廊管理系統智慧發 展,因此在未來的管廊建設管理中,引進智慧運維管理系統將成為必然趨勢。假設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區平均地下管廊里程都能達到100公里,按照現有參考5,500萬元/公里(長沙市為例),則總投資將達到1.8萬億元。智慧管廊的先行者
根據對我國地下綜合管廊行業政策發展趨勢的研判,從2015年初開始,君逸數碼便對智慧管廊領域開展前瞻性的研發和投入,取得了一系列先發優勢和豐碩成果。在智慧管廊方面,公司已取得了授權的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和15項軟件著作權。公司研發的《智慧管廊綜合監控管理系統軟件V1.2》被四川省軟件行業協會認定為“2018年度四川軟件行業十佳產品”,《地下綜合管廊三維智慧化管控系統》獲得成都市經信委頒發的“成都市首版次軟件產品” 認定證書,《綜合管廊運維安全SaaS云平臺軟件V1.4》被四川省軟件行業協會評為2020年度四川省優秀軟件產品。 公司承接并實施的“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市級總控中心項目”入選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項目,以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應用案例目錄。公司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智能安防解決方案”被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列入“2022年智慧城市建設優秀解決方案及創新技術評價推薦名單”。目前,公司已成功簽訂合同并實施完成了多個智慧管廊建設項目,如:機場南線(一期)綜合管廊工程項目弱電工程專業分包工程、成渝高速(三環路-繞城高速)改造工程綜合管廊機電總承包工程、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市級總監控中心建設施工項目、中和片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分控中心工程等。同時,公司積極參與智慧管廊行業相關領域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參與了《地下空間數據要求》、《城市綜合管廊運營服務規范》國家標準的編制,參與了《四川省城市綜合管廊運營維護技術標準》等多項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以及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智能井蓋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編制。公司通過各種智慧管廊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積極跟蹤行業技術發展的 趨勢和客戶的核心需求,促進行業技術發展和公司研發方向的深度融合,樹立了公司的技術領先品牌。報告期內,公司智慧管廊系統集成服務項目分別取得6,231.7萬元、6,803.2萬元和4,374.7萬元的營業收入,智慧管廊業務也已成為公司未來重點戰略發展方向之一。截至2022年末,公司智慧管廊的在手訂單余額為22,214.56萬元,占在手訂單總余額的比例為28.01%,同時公司的管廊業務也已拓展至山東、新疆、重慶等地。除此之外,由于在使用智慧管廊運行管理及服務的過程中容易形成一定的習慣和依賴性,替換成本較高,因此,客戶的忠誠度和黏性較高,而客戶的二次開發、后續升級和維護需求會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這也為公司未來智慧管廊解決方案的市場推廣、項目實施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研發持續投入
持續在智慧管廊等重要賽道投入研發力量是公司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公司核心管理團隊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曾立軍、董事兼副總經理嚴波均于1994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董事兼副總經理張志銳于1994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研發總監蒲澤新1997年碩士畢業于四川大學。核心管理團隊較好的學歷背景和長期的行業工作履歷使其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重視研發和科技創新活動,并堅持以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的戰略。近三年來,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穩步增長,從2020年末的32人增長至2022年末的55人,研發相關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也從2020年末的25.21%增長至2022年末的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