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Info
本周是否“最后一加”?美聯儲內部分歧大,重點看這幾位官員
美聯儲對抗通脹的最后一加旅程現在來到分岔路口。一年多來,本周官員一致認為有必要提高利率,否美分歧但現在在權衡何時停止加息以及將利率維持在高位多久的聯儲問題上,他們之間的內部分歧開始加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大重點成員主要分為三大類:鷹派——支持進一步收緊政策,并密切關注通脹;鴿派——傾向于盡快結束加息以保護就業市場;中間派——尋求一個中間立場。位官
他們之間日益加深的最后一加分歧正在給利率前景蒙上陰影,并威脅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任期間保持的本周內部團結,這反過來可能會損害美聯儲在通脹問題上的否美分歧信譽,以及與投資者和公眾的聯儲溝通。
鷹派
自2021年初以來,內部美聯儲理事沃勒和即將退休的大重點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一直在推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來冷卻通脹,另一位美聯儲資深人士、位官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也加入了這一行列。最后一加
還有新晉“鷹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近來的鷹派發言也頗為惹人注目。同樣站在鷹派陣營的還有美聯儲理事鮑曼、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和里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
洛根是最有可能反對未來暫停加息的人之一。她懷疑過去的加息是否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因為金融狀況預示著未來的利率變動。她還強調,對利率敏感的行業已經觸底反彈,價格呈上升趨勢。她在7月份警告稱:“房地產市場的反彈將給未來的通脹帶來上行風險。”
對于美聯儲鷹派人士來說,美聯儲在6月最新預測今年再加息兩次25個基點可能還不夠,他們認為,自2022年3月以來加息5個百分點不足以恢復價格穩定,并暗示他們愿意考慮支持今年進一步加息。一些美聯儲官員上月曾希望加息,但不情愿地同意了暫停加息。
鷹派官員認為繼續加息的理由在于:雖然以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的通脹年率在一年內從9.1%暴跌至3%,但鷹派認為物價壓力問題未解,而是把重點放在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指標上,美國6月核心CPI同比增長為4.8%,仍為美聯儲2%目標的兩倍多。他們認為,隨著供應中斷的消除,商品通脹有所緩解,但服務通脹似乎受到勞動力市場過于緊張和工資上漲的提振。
他們指出,經濟增長有彈性,就業增長強勁,這表明沒有足夠的緊縮。他們不認為利率對經濟的影響存在長期滯后,因為寬松金融狀況預測了利率下行的走勢。他們還擔心,長期的高通脹將永久性地提高公眾對價格增長的預期,類似于上世紀70年代的經歷,從而使以后降低通脹變得更加痛苦。
鴿派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和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一直帶頭呼吁人們保持耐心,因為美聯儲官員正在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加息,以及需要在多大程度上進一步加息來為經濟降溫。同樣站在鴿派陣營的還有費城聯儲主席哈克、美聯儲理事庫克、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和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
在鴿派官員中,古爾斯比的觀點將值得關注。古爾斯比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被華爾街視為有影響力的人,也是美聯儲主席中最直言不諱的人之一,避免使用經濟學家的深奧行話。他對同事們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過熱的擔憂持懷疑態度。古爾斯比在6月30日稱:“疫情是一個奇怪的商業周期。正常的規則不一定適用。”
鴿派贊許了40年來最激進的加息,但現在認為經濟面臨的風險更為平衡,并擔心進一步加息可能會不必要地損害勞動力市場。
鴿派傾向于結束加息的理由在于,通脹正在減速,鴿派將過去兩年價格壓力的原因主要歸咎于疫情期間的供應鏈困難和經濟快速變化造成的供應中斷,而不是需求過度。他們還看到了美國經濟放緩的跡象,并認為未來還會進一步放緩,因為貨幣政策存在“長期可變滯后性”,博斯蒂克估計政策對經濟產生完全影響可能需要18個月到兩年的時間。
鴿派進一步認為,隨著實際利率(即經通脹調整后的利率)隨著反通脹措施而上升,貨幣政策正在收緊——博斯蒂克稱之為“被動收緊”。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許多鷹派人士認為勞動力市場過熱導致工資上漲進而推高通脹的說法,并強調軟著陸是可取的。
中間派
中間派由鮑威爾領導,他代表整個委員會,并在鷹鴿雙方之間尋求共識。FOMC的理事層,包括被提名為美聯儲副主席的杰斐遜和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也支持鮑威爾的做法。自2005年以來,美聯儲理事們在貨幣政策上從未出現過分歧,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巴爾也被視為中間派。
在中間派官員中,杰斐遜最值得關注。作為鮑威爾的重要副手,正是他在6月會議前的講話明確表示,暫停加息是肯定的。他呼應了鮑威爾的觀點,并可能在暗示進一步的政策轉變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中間派官員認為,美聯儲有必要繼續加息——這是對鷹派的認可;但隨著周期接近尾聲,加息步伐應該放緩——這是對鴿派的認可。
中間派同意鷹派對通脹的看法,但并不希望做得過頭。雖然鮑威爾最初在2021年稱通脹是“暫時的”,但他隨后“認錯”并推動激進加息,并繼續強調有必要采取更多措施。他們也不預計通脹會進一步迅速改善。雖然商品通脹有所緩解,但樓市似乎也可能進一步走強,受就業市場火爆影響的服務業通脹也可能會保持粘性。不過,雖然他們同意,勞動力市場需要走弱,以遏制物價壓力,但他們不希望走得太遠,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威廉姆斯在7月11日發表的一次采訪中稱:“要使通貨膨脹率一路降至2%,不僅需要進一步降低勞動力需求,還需要增加失業率。不過,我預計不會出現衰退。”